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工工艺分析1.模具芯轴的车削工艺零件的径向尺寸公差为±0.01mm,角度公差为±0.1°,材料为45钢。毛坯尺寸为φ66mm×100mm,批量30件。加工方案如下:工序1用三爪卡盘夹紧工件一端,加工φ64×38柱面并调头打中心孔。工序2用三爪卡盘夹紧工件φ64一端,另一端用顶尖顶住。加工φ64×62柱面。工序3钻螺纹底孔;②精车φ20表面,加工14°锥面及背端面;③攻螺纹工序4加工SR19.4圆弧面、φ26圆柱面、角15°锥面和角15°倒锥面。2)再加工出最后一个15°的倒锥面该零件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内圆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通过上述分析,采取以下几点工艺措施:1)零件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其平均值,而取基本尺寸即可。2)左、右端面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相应工序加工前,应该先将左、右端面车出来。3)内孔尺寸较小,镗1﹕20锥孔、φ32孔及15斜面时需掉头装夹。2.确定装夹方案内孔加工时以外圆定位,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加工外轮廓时,为保证一次安装加工出全部外轮廓,需要设一圆锥心轴装置,用三爪卡盘夹持心轴左端,心轴右端留有中心孔并用尾座顶尖顶紧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加工顺序的确定按由内到外、由粗到精、由近到远的原则确定,在一次装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工件表面。结合本零件的结构特征,可先加工内孔各表面,然后加工外轮廓表面。由于该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走刀路线设计不考虑最短进给路线或最短空行程路线,外轮廓表面车削走刀路线可沿零件轮廓顺序进行4.刀具选择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表轴承套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以便于编程和操作管理主轴转数设320转每分钟,将螺孔手轮转到6的位置,丝杠转动模式B,车削螺纹时走刀速度为Ⅱ,抬起离合器的手柄使主轴正转,按下板箱上的螺纹咬合手柄,然后在主轴转动的情况下使尖刀渐渐的靠近被加工面,对被加工面进行试切,看下小手轮处的刻度,退刀按下离合器主轴反转让螺纹车刀走到工件之右,转动小手轮在刚才记下刻度的基础上再进刀0.5mm,车削直径20mm螺距2.5mm的粗螺纹,然后尖刀到退刀槽时退刀按下离合器反转0.5mm车削,同上最后进刀0.25mm,就可以得到直径20的螺纹。5.切削用量选择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有关资料选取切削速度与每转进给量,计算结果填入表6-8工序卡中背吃刀量的选择因粗、精加工而有所不同。粗加工时,在工艺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取较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进给次数;精加工时,为保证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背吃刀量一般取0.l~0.4mm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