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的价格调节机制第一节引言一、基本思路二、本章内容(一)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二)信用货币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调整机制)第二节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一、货币数量论M▪V=P▪Q(M货币供给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Q实际产出)二、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该学说175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认为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货币(黄金)的流出入和国内物价的涨落自动调节平衡三、结论:(一)这一调节过程是自动的,只要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这一调节过程就会引发并持续运行到失衡消除为止。(二)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多出口,少进口不断积累货币财富的想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难以实现。(三)为使调节过程行之有效,政府不能采取“抵消”性的货币政策,例如逆差国政府不能增加货币供给。第三节信用货币本位制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汇率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二、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模型分析(一)一般情况下,一国外汇需求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一国外汇供给曲线是一条正向斜率的曲线,当外汇供求相等时,其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二)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可以通过本国货币贬值的方式是国际收支恢复平衡。顺差时则本国货币升值。三、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图16.3:稳定与不稳定的外汇市场结论:(一)左图、中图是稳定的外汇市场模型,通过本币贬值可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二)右图为不稳定外汇市场模型,本币贬值不仅不能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反而会加强不平衡的程度。四、马歇尔-勒纳条件(一)理论内容:构成一个稳定的外汇市场必要条件是该国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EDM)与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EDX)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EDM|+|EDX|>1(二)解释:本国货币贬值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但进口量减少,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但出口量增加,若|EDM|和|EDX|较大,该国出口额增加而进口额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五、J曲线效应(一)理论内容:在本国货币贬值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逆差)在得到改善之前,可能反而先出现恶化。图16.5:J曲线效应(二)解释:本币贬值后,由于“认知”滞后,“决策”滞后,“交货”滞后及“生产”滞后等滞后效应的存在,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贸易收支改善效应不大甚至有可能恶化。随着滞后效应的消失,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放大,贸易收支改善的效果就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