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学PAGEPAGE4简述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发展的指导。(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2、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处在埃里克森人格阶段论中的哪一阶段?有何特点?答:处在青少年期(12-18岁),特点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在青少期,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1)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2)让学生在活动屯体验到更多的成功,3)还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4、简述学习准备及其教育含义。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1)教学前必须明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这是新教学学的出发点。(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新的教学。5、简述联结学习理论中矫正学习行为的技术。(一)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1,普雷马克原理2.行为塑造二)消除不良行为1.餍足2、代价;3.结合消退和强化6、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其教育意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7、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一,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第二,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8、简述健康人格建构的基本方法。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9、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教育心理学的创建(19世纪20年代前)(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走向成熟的教育心理学(20世纪60至70年代)(4)教育心理学的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10、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1)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合理编排教学內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11、简述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12、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正确归因。1)教师应帮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2)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自信;(3)必须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4通过归因训练,即强调失败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由于缺乏努力等可控的、不稳定因素,可以改变由于遭遇反复失败而产生的习得性无助。1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例。1什么是合作学习?建构主义为什么提倡合作学习?怎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实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时,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在积极互动中发生的共同学习。意义:(1)合作学习时的小组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2)小组互动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不平衡,使个体质疑自己的理解,寻找新的解释,最终导致新的认知平衡。怎样实现合作学习:1)建立良性的内部依赖关系。(2)让小组成员明白自己的学习职责。3)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4)让小组成员学会相互监控(5)根据小组的学习目标和成员年龄,合理分配角色以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学习。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树立自信心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设置合理的目标3、进行归因训练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使任务更有趣(二)引发认知冲突(三)合理使用表扬(四)合适的反馈一、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二、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1、运用强度律,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运用差异律,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合理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运用活动律,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运用组合律。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