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河北省辛集市《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内部题库加解析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少数服从多数原则B:集体行使职权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平等原则答案:C2.关于姓名,以下各项行为中不合法的是()。A:乙随扶养他长大的邻居姓燕B:丁夫妇将孩子的姓改为中外文混合C:丙为了纪念国家的援助,选择姓国D:甲不随父姓赵,随奶奶姓白答案:B3.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A: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C: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D: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答案:B4.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清偿顺序是()。A: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其他债务,所欠税款B:其他债务,所欠税款,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C:所欠税款,其他债务,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D: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所欠税款,其他债务答案:D5.《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任意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C:义务性规则D:授权性规则答案:D6.公民、法人均可享有的民事权利是()。A:名称权B:著作权C:肖像权D:姓名权答案:B7.甲委托朋友乙通过网络平台给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不料乙输错电话号码,将话费充至陌生人丙的手机里,则()。A:甲委托乙为其充话费,应为乙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B:话费是在网络平台上错充的,损失应当由该网络平台承担C:错充话费是乙操作失误所致,应当由乙承担损失D:丙是不当得利,应当将话费返还答案:D8.甲与乙分别就一项相同的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请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此类事项?()A:使用在先B:申请在先C:完成在先D:一体对待答案:B9.王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2005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王某夫妇。2010年王某去世,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A:王某的妻子、乙和丙B:王某的妻子和乙C:王某的妻子和丙D:乙和丙答案:C10.汉朝政府派往西域最早的地方官员是:A:西域长史B:戊己校尉C:使者校尉D:西域都护答案:C11.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其中,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年。A:25、15B:30、20C:15、5D:20、10答案:D12.浣纱溪畔苎萝村,是西施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________,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的浣纱溪的________,使得西施有了倾国倾城的容貌和________的心灵。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A:村落滋润冰清玉洁B:乡村润泽兰心蕙质C:村庄滋养秀色可餐D:乡井滋补秀外慧中答案:A13.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支配权B:相对权C:形成权D:请求权答案:B14.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乙和丙B:乙C:甲D:丙答案:B15.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专任教师与招生人数比约为:A:1∶2B:3∶5C:33∶23D:1∶1.4答案:D16.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A: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B: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C: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D: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答案:B17.甲与乙在篮球赛中不慎发生碰撞,两人均受伤,各花去了5000元医疗费。据查,甲乙两人均无过错。请问,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