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文科综合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难度中等。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董仲舒的观点符合汉武帝“大一统”的要求,可强化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但是,西周的分封制没有达到“尊天子、抑诸侯”的目的,排除A项。D项明确与题干无关,排除D。而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选C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意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属于考查能力题,难度中等。货币的使用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不具备保值价值,只有在经济稳定的情况才能作为一种流通交换的符号使用,在动荡不稳的时期,纸币的使用会受阻。因此从图中我们获得正确信息是D.ABC在图中不能获取该信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A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属于考查能力题,难度中等。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损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A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D与当时雅典的史实不符。【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里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好找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运动。从材料信息看,文告是要鼓励农民参与革命,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AC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巴黎公社运动中没有建立工农革命联盟。【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平天国运动。属于考查能力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2000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在国人心中基本没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其政权缺乏理论根基和群众的广泛支持。A正确。【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