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消防、健康体系及措施本工程施工现场拥有较多的机械设备、材料及各种仪器,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防护工作。建立一套完备的消防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任消防及保卫负责人,并逐级建立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制度现场设保安联防队,负责工地的消防工作,职责明确,确保施工安全。第一节消防体系及措施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海市有关消防的管理规定,坚持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作到专业消防与全员消防相结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确保本工程不发生火灾事故的消防目标,以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完成。1、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会同有关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考核。2、编制季、月消防工作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3、工地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按规定设专职防火干部和专职消防员。4、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和管理办法。5、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6、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总体布置消防设施体系。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高压给水系统,其次采用低压给水系统,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7、施工现场须明确划分易燃可燃材料堆放、仓库、废品集中站和生活等区域。8、施工现场道路须畅通无阻;夜间按规定设照明灯,并加强值班巡逻。9、重点部位必须建立有关规定,有专人管理,落实责任。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10、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由专人检查、维修、保养,定期调换药剂,标明换药时间,确保灭火器效能正常。11、加强电器管理,避免电器火灾发生。12、灭火器材的配备现场内消防水源的进不少于两处。室外消防栓应沿消防车道或堆料场内交通道路的边缘设置,消防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m。低压给水系统,管道内的压力在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不低于0.1Mpa;采用高压给水系统,管道内的压力须保证两支水枪同时布置在最远和最高处的要求,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3m,每支水枪的流量不应小于5L/s。仓库和堆料场内,须分组布置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四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机具间等每25m2配置一种类合适的灭火器。临时设施区,每1m2配备两个10L灭火器,总面积超过12m2的,备有太平桶、积水桶、黄沙池等器材设施。第二节健康管理体系及措施1、职业安全健康目标(1)杜绝死亡事故、重伤和职业病的发生;(2)杜绝火灾、爆炸和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3)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4)创建文明安全工地。2、健康体系组织机构按照GB/T281-21职业健康与安全保证体系要求,组建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劳动保护、医务人员为副组长,全员参加的本标段健康保护体系,确保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和身体健康。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职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才能使职工有充足的体力参加工作,也会减少单位的医疗开支。因此,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职工的心理健康,这样就会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体现了单位“以人为本”的企业原则。3、职能分配为贯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依此进行职责分工和资源配置,落实各项管理措施。4、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海市政府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有关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岗后和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建立健康档案,随时掌握每个人的健康状况。(2)按照劳动保护的有关要求,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为施工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并由劳动保护人员检查施工中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3)劳动保护人员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选定、对施工机械状况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劳保和健康要求的作业有权停止施工。(4)医务人员在施工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并与附近条件较好的医院签订接诊协议,保证施工人员能及时就诊。(5)加强施工人员住宿条件管理,配备必要的娱乐设施,生活区种植花草,保持清洁,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人员的休息效果。(6)加强高空作业及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的健康和职业病检查,对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疾病人员,不安排其从事不适应的工作。所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严格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7)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格限制对身体、对环境有危害的材料进场,避免误用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根据作业环境,提供充分的劳动保护用品,保证作业环境达到健康要求。(8)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按照营养学的要求,为职工准备花样多、品种全、营养丰富的饭菜,保证职工体能消耗得到及时补充。坚决杜绝使用童工,积极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无特殊原因不得延长职工的工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