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电视新闻规范播报的“无思维”倾向及对策(刘卓)内容摘要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受众对新闻传播需求增多,电视新闻播报样态呈现多样化趋势,出现了播说结合、说新闻和读报等形式,但传统播报即规范播报仍然是国内外主流媒体新闻消息类节目普遍采用的方式。但不可否认,一些电视新闻播音出现“无思维”倾向,虽然形式上“四平八稳”、“有模有样”,副语言也热情投入,但“走口不走心”,只是“念字出声”,放下稿件全然不知所云,导致播音员在镜头前,没有稿子、没有题词器就不敢说话。本文将具体分析无思维播音的出现原因及解决办法。关键词:无思维倾向规范播报虚拟语境对象感背景及现状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受众对新闻传播需求增多,电视新闻播报样态呈现多样化趋势,出现了播说结合、说新闻和读报等形式,但传统播报即规范播报仍然是国内外主流媒体新闻消息类节目普遍采用的方式。规范播报严谨、简洁、迅速,既贴近新闻真实客观的本质,又符合受众‘尽早、尽快、尽多’获得新闻信息的接受心理,多年来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信任。但不可否认,随着电视媒体数量增加,大量工作在一线的播音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一些电视新闻播音出现“无思维”倾向,所谓的“无思维”播音,是指创作主体播音时,所播内容不经过大脑高级中心思考,直接由文字变成声音,虽然形式上“四平八稳”、“有模有样”,副语言(指除有声语言之外,人体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以及附属于人体的服装、发型、饰物、化妆等。)也热情投入,但“走口不走心”,只是“念字出声”,放下稿件全然不知所云,导致播音员在镜头前,没有稿子、没有题词器就不敢说话。这种浅层次的“无思维”播音,徒有声音的空壳,内容空洞,创作主体和稿件内容处于一种生疏和隔膜的状态,不利于传播主体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影响传播效果。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把语言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没有思维参与的新闻播报,即便声音再动听华丽,依然苍白无力,走不进观众的心里。电视不同于电影“仪式化”的审美方式,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往往处于随意放松的伴随状态,而且随着“媒介通道的持续增加,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事物的关注耐心每天都在降低,受众对任何媒介的参与都已进入浅阅读时代”③,观众不可能全神贯注地收看电视节目,”心不在焉”的“无思维”播报方式会很快使敏锐的观众兴味索然,更换频道。无思维播音形成原因一有稿播音的心理特点——编码过程丢失日常说话,我们通常边想边说,“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经大脑形成构思,直接通过发声语言运动中枢而形成言语声,言语声是语义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共同载体”④。即“想→说”的过程。而电视新闻播音的心理过程要相对复杂,首先,播音员对外界事物感知而形成构思这一过程,即大脑高级中心的编码过程,已由记者、编辑完成,体现为文字稿件,播音员要通对稿件的理解,并借助记忆材料,运用想像、联想,获得具体感受,最后在通过发声语言运动中枢发出声音,是“看稿→理解、感受→发声”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发出“无意之声、无情之声”。电视新闻的“无思维播音”,是编码过程在有稿播音时产生的心理捷径,所播内容不经过大脑高级中心思考,直接由文字变成声音。。二虚拟语境——语言目的失落“播音员面对话筒、镜头向‘虚拟’对象进行传播,是电子大众传播最基本的形式”⑤,所谓“虚拟”,是指播音员在交流实体不在眼前,不能得到对方直接、及时反馈的情况下,模拟交流状态,找到日常人际交流的感觉。虚拟语境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作为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如果没有或缺乏经验,很容易产生一种语言心理上的“陌生感”,其言语让人感到似乎在对空发言或如同念书,毫无交流感,传播效果自然难如人意。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播音员,对这种“拟态交流”的语境不熟悉,面对镜头找不到感觉,播报过程中给观众一种“自说自话”的陌生感。语言目的和语言指向的模糊,使电视新闻播报语言逻辑思维缺失,失去亲和力和交流性。三紧张情绪——注意力的漂移电视新闻播报不同于广播,播音员除了考虑有声语言表达之外,还考虑自己在镜头前的副语言,有意无意地关照自己的化妆、服装、发型,以及直播间其他情况:提词器是否操控灵活、耳机中有没有传来导播指令、每条新闻的大概长度及尾句、何时抬头等等;再加之直播重大时政新闻怕出错的心理,使许多年轻播音员在演播室里束手束脚,精神高度紧张;还有一些播音员在镜头前杂念丛生:领导在看,数万观众在看,千万不能有口误,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播音员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使心理活动指向脱离稿件内容,一些播音员将“打不打磕拌儿”作为衡量播音优劣的唯一标准,所以不难理解播报中出现见字出声、蹚水过河,“播句子,不播意思”的“无思维”播音了。对策和思考一“消化、吃透”稿件内容一些播音员在备稿过程中仅仅查查生字顺顺句子,不加思索张口就播,或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