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抓富民产业建特色乡镇——记xxx产业发展助农增收xxx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部,辖15个行政村,29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共有人口7638户34797人。xxx人口众多,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xxx存在着农民发展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资金缺乏、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了农民收入,制约了全乡经济的发展。作为贫困人口较多,农民增收较慢的xx,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xx“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多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xxx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11年换届新班子到位后,xxx党委、政府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出台有力有效的举措,按照“三张叶子一椒花”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传统产业迈大步,鼓起农民“钱袋子”传统产业是xxx经济发展的基础,为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支撑xx经济发展。当前,传统产业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紧跟社会农业发展步伐,引导人民群众种植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服务,2012年xxx旱地面积28716亩,种植玉米15526亩,其中杂优15424亩,玉米推优率达99.34%;5100亩水田全部种植杂优水稻,推优率达100%;烤烟生产种植总面积6025亩,比去年的3000亩翻了一翻,种植面积、产量、税收都相应创历史新高;茶叶种植面积2650亩,全部投入采购,完成产量4.5万斤,实现茶叶产值45万元。特色产业添新军,拓宽增收“新路子”xxx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在巩固传统产业格局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特色产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每个村因地制宜,发现和挖掘一至两个新的产业增收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殖。2012年,xxx共种桑3258亩,成立种桑养蚕合作社,部分农户开始养蚕,并交售蚕茧,平均单价20元/斤;陆续在xx、那地、常么、龙英、弄杂等村种植金银花9845亩,成收面积3000余亩;大力发展辣椒新鲜产业,在xx、那地、八科、金平、夏家湾、田坝等6个村600多户种植辣椒,有圣红椒、草莓椒、小白玉等品种,种植面积1400余亩,平均亩产3500斤,亩产值达5000元亩,收到良好效益。科技兴农助发展,打破增收“瓶颈子”xxx把科技兴农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2012年,xxx水稻、油菜规范化高产栽培示范面积达600亩(水稻200亩、油菜400亩),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同时,创建养猪协会、烤烟协会、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从开拓市场、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助农增收人均达300余元。在此基础上,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组织产业大户、有发展意向群众出外学习,到外县市参观烤烟、金银花、种桑养蚕等基地,学习种养加工技术,聘请专家能人,到村“手把手”地传授技术。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使60%以上的农户接受了农业科技培训,种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上下帮扶比服务,助力增收“有点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xxx积极探索帮扶新思路,坚持上下齐动,实施分类帮扶,凝心聚力促增收。一是部门帮扶,通过对联系xx的县直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一对一帮扶,充分发挥包联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包联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干部帮扶。乡党委在包村干部中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要求每名包村领导干部建设一个产业基地,交一个产业大户朋友,树立一个示范点,帮扶一个困难户,解决一个发展难题。并且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底责任目标考评中,严格考核奖惩。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特色加工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利用资源环境招商,吸引外商投资办厂,更好的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初步建起了辣椒加工厂、方解石加工厂、辉绿岩加工厂、辣椒骨加工厂,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