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煤炭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孙渊【摘要】随着煤矿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煤矿HYPERLINK"http://www.lwlm.com/huanjinggongchenglunwen/"\o""\t"_blank"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而煤矿环境保护、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HYPERLINK"http://www.lwlm.com/show.aspx?id=14013&cid=99"\o""\t"_blank"联系。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常伴随着环境破坏以及地质灾难。因此规范煤矿生产活动,保护煤矿地质环境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了煤炭生产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的污染现状以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使我们对煤炭地质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关键词】煤炭;地质环境;防护措施1.煤炭生产会引起哪些地质环境问题煤矿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煤矿生产活动的不合理规划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三大类。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煤矿生产活动引起煤层、煤矸石等地质体中有害物质的迁移扩散,造成煤矿周围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振动污染等问题。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采动岩移和矿井抽排水可改变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造成煤矿区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的严重缺失,煤层自然以及岩层移动等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损,土体资源的流失等问题。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地质灾害与井下地质灾害。地表地质灾害主要为采矿岩移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井下地质灾害主要为采动压力可诱发冒顶、矿井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煤矿生产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职工的生活HYPERLINK"http://www.lwlm.com/ZongJieDaQuan/"\o""\t"_blank"工作环境,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可持续HYPERLINK"http://www.lwlm.com/fazhanzhanlue/"\o""\t"_blank"发展。2.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的污染现状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地面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02年HYPERLINK"http://www.lwlm.com/Statistics/"\o""\t"_blank"统计,中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多处,塌陷坑1600多个,塌陷面积1150。中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有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我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l4万,治理率不到7%。因露天采矿和废渣堆置等原因,直接破坏与侵占的土地近208,并以每年200的速度增加。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l500多座,历年堆积量达3240t,占地达5000km以上。采矿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占中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l0%以上,处理率仅为4%。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煤炭采矿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57%,其中有害物排放量约76万,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使矿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因二氧化硫污染导致的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全国矿山植被、土地和水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我国因采矿累计侵占的土地达59072,破坏森林11024,破坏草地2735。破坏土地16328,并且每年以416的速度递增,导致了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此外,由于很多地方的掠夺性开采,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3.煤炭地质污染的防护措施3.1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采取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通过科学HYPERLINK"http://www.lwlm.com/Manages/"\o""\t"_blank"管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理。目前,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处于被动局面,环境调查、治理手段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增加科学投入力度,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技术标准,矿山环境评价、恢复治理标准以及地面沉降检测技术标准,使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3.2积极开展煤矿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掌握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危害特征,煤矿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对矿区内各种地质灾害,尤其是采动影响、煤矸石堆放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其形成条件、成因、分布规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并针对性的实施连续监测,对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