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司法局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思路司法局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思路201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和XX市局的工作要求,坚定“主动、有为、有效”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职,踏实干事,以创新求发展,变压力为动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浏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以“大影响”为工作目标,为“三个浏阳”建设发力一是不断增强作为司法行政队伍一员的职业自信心。权力并不是社会认同的唯一价值取向,对职业的不自信,影响我们的心态。我们提出“主动、有为、有效”的工作理念,其中“主动”二字的设计提出,就是要我们增强履职的自信心。目前司法助理员队伍不自信的表现有多种:认为工作没有起色、在乡镇没地位、不被重视;不思变、但思逃、为人懒惰或是能力不够;权力观作怪,贴上不同的权力标签,自信度不同,轻视自己的职业。在部分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中也存在自信心缺失的问题,根源主要是个人定位有偏差。只有解决司法行政队伍职业自信心问题,才能充满激情地从事司法行政事业,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二是不断激发司法行政队伍履行职责的责任感。一个队伍有没有责任感,关键是看是否履行了法定职责,并且在履职中是否主动作为。基层司法所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是主动化解还是置之不理,在重点人员管理中是真抓还是假管,在法制宣传中是否真正关注社会的法律需求做实法制宣传,都是有无责任感的两种体现。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承诺用语不规范,遇到群体性事件、代理涉诉涉法涉政府重点工作案件乱出点子、瞎引导,办事拖拉、收费不办事,办理案件不尽心尽力都是责任心淡薄或缺失的体现。机关干部在接待群众时是否热情周到做到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办理事务是否限时办结讲求效率讲究质量,也是有无责任感的表现。我们要下大力气改进这些方面的问题,必须增强队伍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工作实效中彰显作为,争做老百姓心目中“喊有人、问有答、求有应”的司法行政人。三是着力打造司法行政队伍的社会公信力。公信力的含义就是社会群体对于政府部门所履行职责的满意度和评价。要打造司法行政的公信力,首先要大力张扬队伍“信什么”的问题,作为司法行政队伍要信守法律、崇尚法治。要持之以恒地向公众传达这种法治理念,传播这种法治文化,始终用文化来影响群众,引领司法行政工作,用法治来推进社会发展进程。其次要向服务对象大力张扬我们能“做什么”,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能否上得好一堂法制课、当得好一个法律参谋、调得好接手的矛盾纠纷、办得好一件法律事项、管得好一个重点对象,是有无执行力的充分体现,也是能否能赢得老百姓口碑的关键。再是要大力张扬我们的工作团队,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三支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力量,要重点解决归属感的认同、相互理解支持的问题,形成队伍的整体合力,扩大司法行政的影响,打造社会公信力,为“三个浏阳”建设持续发力。(二)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服务“平安浏阳”建设1、有效监管重点人员,提升管控工作的成效。一是在严格监管中彰显权威性。继续推行社区矫正对象指纹图像报到制度、不定期点名制度、新入矫人员“周一工作制度”(集中报到、集中培训、集中训诫)和严管级人员强训制度,按程序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加强对重点人员监管。完善重点人员重新犯罪评估倒查机制和帮教问责制度,增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者勇于担责、敢于管理的意识,有效防止失职、渎职现象的发生。健全信息监控系统,推行重点人员gps手机定位,认真适用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依法实施撤销缓刑和假释、收监执行,确保社区矫正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在真情帮扶中体现“人文”关怀。深化“三帮一促”活动、“阳光工程”,各基层司法所要加大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关爱力度,实行帮扶社会化、多元化,确保安置帮教率达100%。2、有效掌控矛盾纠纷,提升人民调解的公信力。一是要形成敏锐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警机制。继续推行以楼栋、屋场、片区为阵地的调解信息员队伍建设,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采取不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情况早发现、早报告、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及时发现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形成科学的矛盾纠纷发展趋势研判评估机制。在对个案进行分级分类评估的基础上,每月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全面掌握本地区矛盾纠纷现状及发生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化解措施,超前预防社会矛盾纠纷。三是要形成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在预防民转刑、群体性事件、化解信访积案、消除边界纠纷上实现功能深化。继续推行人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