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淄博教师招聘考试答案【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新课程改革第一章课程是教育的基础,是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的发展经历了: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对立的课程理论: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杜威和卢梭)。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条件和保证;是设计教育活动的依据;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课程的基本要素有: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课程的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网络课程学科课程的类型有:科目本位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综合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类型有: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隐形课程的特点: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3影响的持久性4结果的难量化性。隐形课程的种类:1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局等。2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定、管理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第二章课程目标由: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应用类四部分组成。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嘘声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联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指向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是: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具体内涵是:身心全面发展,身心可持续发展,体现时代要求,身心健康发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三维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改革如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1学生观的转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2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可能3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和评价制度赋予了教师自主权。加德纳提出了有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念—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存在着7种智力:1言语—语言智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数理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自知—自省智力7交往—交流智力本章简答、论述课程改革的动因:1时代发展的特征2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3政治、经济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4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目标缺乏完整性2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性3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4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5课程评价过于强调选拔能力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1一个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3三个面向、三个要义,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4四个统一:“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5五育协调:把德智体美劳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把他们相互渗透、协调发展。6全面贯彻:即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人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2强调加强基础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