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能源计量重点用能单位自查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佳木斯阳光生化重点用能单位自查方案为进一步加强落实我厂能源计量工作,不断提高我厂能源计量管理认识,提升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公司中的地位,强化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根据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制定本方案.一、能源计量检查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2021)4、《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JB17167-2006)6、《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二、自查项目1、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主要能源种类包括煤炭、水等。2、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计量器具类别主要包括衡器、电能表、油流量表、压力仪表、温度仪表等。3、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三、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包括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提问、现场检测等。四、检查程序1、首次会议由自查组组长主持,被审查单位负责人、能源计量管理有关人员和自查组成员参加。会议内容主要是:自查组通报审查计划,被审查单位介绍基本情况和能源计量工作情况。2、分工审查自查组人员按照分工,采取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提问、现场检测等方式,开展现场审查,填写《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自查记录表》.3、情况汇总审查结束后,自查组对审查情况进行汇总,确定审查结论。对审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应编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自查不符合项报告》4、交换意见自查组与被审查单位负责人就审查情况和结论交换意见5、末次会议由自查组组长主持,被审查单位负责人、能源计量管理有关人员和自查组成员参加。自查组通报现场审查情况和结论,被审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五、自查报告的编写现场审查结束后,由自查组组长根据审查汇总情况和现场审查时确定的审查结论,编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自查报告》、《自查情况汇总表》.2021年10月15日能源计量管理制度1、能源计量管理机构及人员岗位责任制(1)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由能源管理办公室负责。(2)每月月底公司水、电的一、二级计量由生产技术处、制造分厂抄表、统计、汇总并报送。(3)生产技术处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配备、检定。(4)生产技术处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2、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报废管理(1)生产技术处依据最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所规定的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进行选型.(2)通则规定准确度等级静态计量衡器准确度0。1级、动态计量衡器准确度0。5级、电能表0。5级。(3)能源计量器具正确选型后,由电仪工段申报请购,由物资供应处采购,电仪工段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4)当能源计量器具到达使用年限或因故障无法使用时由生产技术处鉴定后提出报废深情报生产副总经理审批.3、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维护、保养(1)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根据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按公司级、处室级、工段级重点耗能班组或机组三级计量要求进行配备。(2)能源计量器具使用单位依据说明书正确使用,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并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3)当能源计量器具出故障时由计划检查科统一安排维修校准.4、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1)能源计量器具中法定要求检定的计量器具属强检范围,由生产技术处电仪工段联系相关法定单位依据法定周期进行强检。静态计量衡器校准检定周期一年.电能表由供电公司首检。(2)能源计量器具中计量皮带秤的检定依据皮带秤实物标定方法进行检定.(3)公司无能力检定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生产技术处依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检定。5、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1)公司水、电的一、二级计量由生产技术处每月月底负责抄表、统计、汇总上报财务。(2)原煤进厂的使用的数量的计量由磅房负责记录、上报;(3)油品进厂及使用的计量由库房负责记录、上报;(4)一级(进厂的)电能计量和二级(车间级)电能消耗的计量数据,由电仪工段负责采集、填报;(6)燃油和成品油的采购、供应的数据,由采购部按月报送(7)生产用水的计量数据,由能源管理办公室负责采集、填写报表并报送财务审计处和相关部门领导审批。(8)三级能源消耗由班组填写能耗台帐并报送部门能源管理员,对于重点能耗机组的能源消耗数据,如果要求报送能源部,则有工段确立专人及时报送.能源使用及节能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及公司相关制度,为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调动职工的节能积极性,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