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内部题库附答案【巩固】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不同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与荣誉权不同,名誉权没有表明民事主体在社会中的信誉与评价B:荣誉权具有专属性,名誉权具有普遍性C: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取得方式不同D: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客体内容不同答案:A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平等原则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集体行使职权D: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答案:B3.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A:发表权B:署名权C:报酬权D:广播电视组织权答案:D4.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A: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B: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C: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D: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答案:C5.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必要条件是()。A:债务人要求缓期履行B:意外事件C:权利人向债务人提出要求D:不可抗力答案:D6.5月3日,甲与乙达成了购买房屋的意向,5月5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买卖合同,5月10日乙向甲交了钥匙,6月18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请问,房屋所有权何时转移?()A:45417B:45415C:45422D:45461答案:D7.甲写完日记后忘记锁回柜中,被办公室的同事乙发现,乙浏览了甲的日记,并将其发到网上,给甲的生活带来无尽烦恼。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A:健康权B:名誉权C:隐私权D:荣誉权答案:C8.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A:时效的中止B:时效的延长C:改变法定时效期间的后果D:时效的中断答案:D9.依据我国现行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A:受孕B:年满16周岁C:年满18周岁D:出生答案:D10.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A:乙,因为乙与甲订立了家猪买卖合同B:甲,因为甲保留了5头家猪的所有权C:戊,因为戊符合民法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D:甲、乙、戊共同所有答案:C11.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荣誉权B:名誉权C:姓名权D:财产权答案:C12.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乙B:戊C:己D:丙答案:B13.李某和王某在火车上相识,李某怕自己错过目的地站,于是请求王某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王某欣然答应。火车到达A站时,李某和王某都睡着了,李某因此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付了额外费用,李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王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B:由王某承担违约责任C:由李某自己承担损失D:由王某承担侵权责任答案:C14.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定之债的是()。A:合同之债B:无因管理之债C:不当得利之债D:侵权之债答案:A15.()是民法私法属性最根本的体现。A:等价有偿原则B:民事责任与民事行为C:主体的平等性D:权利与义务对等性答案:C16.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服务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大多数劳动者主要是通过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来感受社会制度的优劣。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护,自然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积累越长,反社会的倾向就越强烈。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化解不满情绪,避免演变成对抗性矛盾,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A:劳动关系需要转型B:让劳动者享有尊严C:劳资关系是当代中国城镇最基本的社会关系D:和谐社会要追求社会公正答案: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