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房地产前景分析本人北京屌丝一枚,随便聊聊北京楼市的走势。大家各抒己见,纯粹的讨论。1.人均收入2.人口结构3.百姓心态4.对比其他保值品。先说说房价,高不高每个人看法不同。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人均收入不过4万。面对北京目前的房价:4,5环附近的,以很适合宜居的城6区中的石景山区为例,玉泉路附近,远洋山水目前2手房31000左右。你说贵不贵?这楼盘在西四环外。环境优美,有公园,有台湾美食街。学校也在附近,交通便利。早在2005年左右,我记得开盘的时候好像是6000.元。到现在6年就涨了接近6倍。当时就有很多人觉得贵,但是你看看的价格,造成这个价格因素很多,土地财政,银行放水,有钱人多等等。但是就是涨到了这么贵。而到了2010年,后期的沁山水又开盘了。均价在26000以上,一样是销售很好。从人均收入来看,不到4万元。可是这一套房子就要200万以上了。也就是说不吃不喝要50年以上,按道理来说应该没有人买得起。可是别忘记了,消费群体早就不是老百姓了。让我们先看看相关资料:在2009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会议上,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表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说,中国的房价其实主要由中产阶级及其以上阶级支撑.在北京从2008年之后,买房子和老百姓就基本无关了。所以说明目前的房价基本都是有钱人支撑(包括官员,商人,投机客)。那么,接下来就说到了空置率高的问题。前段时间,一则北京市核对空置房屋381.2万户的消息,近日引发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民纷纷表示,空置过多既浪费资源,又推高房价与房租。在北京的确有很多空房子,原因不必多说。那么就有人会问,我们北京这么多空房子,有没有人来接盘?其实这个问题问的就不太专业了。因为已经把房主的视角定死了。有很多房子,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人一定要卖房子,谁说有房子一定要低买高卖?难道不能留下来用作他途吗?房子的基本属性是居住,但是在中国特色里就不单纯是居住的地方了。首先可以安居,所谓安居乐业。古人云:“有恒产者有恒心。”然后,目前来讲融资或贷款都要有抵押。最主要的就是房产。不要小看这点金融属性,是极重要的。再说,那就是北京特殊地位。医疗,教育,配套,环境等等那都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其他大部分地方就算再努力建设,也至少要30年。毕竟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太少。所以说,这就造成了人口迁入问题。也就是第二个标题人口因素大家都希望到大城市里来,就好像几年前大家崇拜港台或者欧美。包括目前的移民潮,也是因为向往更加民主,环境更优美,食品更安全的地方一样的道理。民间机构调查显示,北京目前已经突破3200万人,所以你不要迷信官方数字2000万。可是一个城市的承载量有限,尤其是北京80%人口集中在6环内。4环内更是集中了40的人口。每年基本来80万左右,这不是可持续的。所以导致了抢占资源的现象,这其中最明显就是房子!有了房子,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慢慢的也许有了北京户口。孩子上学也得到了解决,万柳的2手学区房均价破7万!新拍卖的地价楼面价43000!什么概念?至少要卖80000才有得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在抢占资源。以后想来北京发展会越来越难,就好像90年代,你摆地摊都能发财。而2000年后,买了房就OK。甚至有人早几年买了4,5套,现在可以不工作,依靠“吃瓦片”(收房租)每月过万元的滋润生活了。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先来者占尽便宜,后来者遭殃。80后,90后只能拼爹,除了那些百里挑一的幸运者以外,大部分人基本没有机会翻身,P民向上流社会走的道路基本被堵死。有人会说不公平,呵呵,难道房子便宜到5千一平米,让无数的屌丝黑木耳来到北京,不断的造成拥挤,幼儿园再建设1千所也不够用。出门就堵车。就业压力极大。下雨之后3环一下死几万人。。到那时也许才真的悲剧。还有人也许会说虽然现在人多,但是中国老龄化严重,也许北京人会越来越少,房价自然会下跌.首先,我并不否认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是一件事最终关键是看发生的概率.为了解决这个疑问,大家就先看看网上一组数据吧: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是,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看到这里,大家会觉得老龄化问题严重,况且上个月国家讨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