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科技局工作计划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推进和新一轮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孕育突破,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随着**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深入实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双重挑战,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科技需求旺盛的双重压力,面临着保持快速增长、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如何高效配置创新要素提高企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如何高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如何高效提供创新服务提高社会满意度,是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唯有依靠创新驱动,向改革和创新要先进生产力、内生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工作才能在全省争先进位,才能为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加快**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全力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里,面对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任务,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为助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主要目标:结合省“八项工程”、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指标要求,主要目标是:1.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5%;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超100家;4.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两站三中心)150家,其中省级以上50家;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5件;6.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124.5人。重点任务:(一)贯穿一条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化并举”,通过市场化导向、社会化协同、行政化引导,着力解决创新要素资源“既要有得用、又要用得好”的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最大效用,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是建立完善科技项目的竞争择优和协同推进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科技项目公开招标、择优立项和评价奖励新模式。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机制的作用。二是建立完善科技人才的评价考核机制。探索市场化选才育才新机制,实施“龙城英才计划”3.0版,对知名创投机构或我市重点企业首先股权投资的领军人才创业企业,采取人才投资基金和人才引导基金跟进的择优支持方式。三是建立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中的项目筛选培育、利益共享、诚信管理、长效合作、中介服务等机制,重点支持科教城加快建设一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争取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四是建立完善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五是建立完善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与政府优化服务良性互动的机制。制订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集成“组合拳”支持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向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投入体系,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引导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与民营企业加强合作,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鼓励以产业创新联盟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把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与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二)围绕三大需求。深入调研,根据企业、园区、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需求,加强分类指导,实行重点突破,争取在全市加快形成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力军、创新园区为主战场、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创新发展一体化格局。1.企业培育。抓紧落实《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实施意见》,制订“新三板”上市奖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知识产权、孵化器建设等专项政策,重点支持“十百千”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努力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为骨干、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一是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建设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整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兼并重组等举措,重点支持10家左右龙头企业成为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企业。通过上市前期培育、鼓励投融资机构介入、集成创新要素等举措,重点支持100家左右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年内新增10家上市培育企业,累计达到90家。三是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充分运用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