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加强和改进政法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九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作为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经济风险的可靠力量。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这是由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是由国有企业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企业不仅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国防工业、重要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等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保障作用,而且在高新科技研发和基础性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特别是中央企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托。这决定了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企业员工是党执政的重要阶级基础。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要密切联系和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和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国有企业是我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仅中央企业就有1000多万名员工和400多万离退休人员),国有企业员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这决定了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阶级基础。同时,国有企业规模大、地位重要、综合实力强、产品种类和服务对象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承担着重要责任。比如,去年以来,在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大事、要事、难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率先垂范、勇当大任,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不断扩大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数量众多,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央企业为例,截至2008年6月,拥有党员392.8万人,设有党组528个、党委15173个、党总支18.4万多个。这些分布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的国有企业党组织,这些工作和生活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国有企业党员,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强大力量,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执行者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定维护者。清醒认识国有企业党建中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在一些国有企业还存在党建工作被“边缘化”、被“矮化”等现象和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章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是要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努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营管理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于一身的庞大社会有机体。这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与这一要求还不相适应。这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引导国有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当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但如何参与还需要研究探索。在实践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将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国有独资企业与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等区别对待。笼统地讲“参与”,既不符合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国有企业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