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江苏省铜山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附参考答案(预热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A:可以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B: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C: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D: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答案:C2.在清朝(),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A:光绪年间B:康熙年间C:嘉庆年间D:乾隆年间答案:A3.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有效的是()。A: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所致人身伤害,本公司概不负责B:因产品质量问题所致一切损害,仅由本公司承担该产品价格的价值损失C:依本合同所进行的手术,全部风险由患者承担D:因意外事故致乙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对因此所造成的财产损害,乙方不负赔偿责任答案:D4.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丁有权要求乙返还该车B:丁无权要求乙返还该车C:丁不能要求甲赔偿损失D:乙不构成善意取得答案:B5.甲将乙杀害,乙的继承人因已死亡而继承其财产,引起该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A:甲的事实行为B:乙的死亡C:乙的死亡和甲的违法行为D:甲的违法行为答案:B6.下列不能作为质权标的的是()。A:股票B:土地使用权C:提单D:专利权答案:B7.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一方的婚前财产B: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C: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D: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答案:D8.万某父母健在,其死亡时妻子怀有身孕,在分割遗产时为胎儿保留了应继承份额。胎儿出生,因先天缺陷于次日死亡。为胎儿保留的份额应()。A:由万某妻继承B:由万某父母继承C:按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D:由万某父母和万某妻共同继承答案:A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丁与其妻子感情确已破裂,在其妻子中止妊娠11个月后,小丁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不应受理B:小红18岁时按村里习俗嫁给了杨某,半年后两人感情不和,小红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应判决离婚C:小兵与小丽未办理结婚登记,因感情破裂,小兵起诉至法院要求小丽返还给付的彩礼,法院应当支持小兵的诉讼请求D:小张与小李结婚前,小张的父母购买了一套房屋表示赠与两人作为婚房,这套房屋在小张和小李结婚后属于小张个人财产答案:C10.2013年2月1日,甲将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套自有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3月20日,甲又将该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丙,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4月13日,甲擅自将房产转让给丁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B:丙可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C:甲和丙之间抵押合同已生效D:甲和丙之间转让房产的合同无效答案:D11.关于姓名,以下各项行为中不合法的是()。A:丙为了纪念国家的援助,选择姓国B:丁夫妇将孩子的姓改为中外文混合C:甲不随父姓赵,随奶奶姓白D:乙随扶养他长大的邻居姓燕答案:B12.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乙,乙因此与甲妻丙诉讼,法院判乙败诉。关于本案,下列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7错误的是()。A: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能支持甲立遗嘱将遗产给乙的行为B: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冲突时,公序良俗原则优先C:意思自治原则是有限制的D: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规则答案:B13.小林今年29岁,但属于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有一天,小林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向祝某购买了一辆卡车。小林买车的行为属于()。A:有效行为B:效力待定行为C:无效行为D:可撤销行为答案:A1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的内涵的是:A: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B: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答案:D15.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