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云南省安宁市《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完整题库及答案(真题汇编)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陈某继承B:由杜甲、杜乙继承C:由李某继承D: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答案:C2.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不可能构成犯罪B: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C: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D: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答案:A3.周某与叶某结婚后,又与柳某办理了结婚登记,周某与柳某的婚姻()。A:可撤销B:效力待定C:有效D:无效答案:D4.下列行为属于要约的是()。A:甲公司在某报纸上发布招标说明书B:患有严重精神病的贾某向王某声明家里有一台电视,并以500元的价格出售C:小明对小王说:“我打算卖掉祖母传下来的一对手镯。”D:甲在电视上做广告,出售一台二手洗衣机,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予最先支付现金的人。”答案:D5.经常居住在中国的美国籍夫妇想收养一个中国籍儿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收养,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B:只需经美国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即可C:因其为外国人,故不能收养中国籍儿童D:需亲自向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登记答案:A6.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A:甲B:甲母C:乙D:丙答案:C7.甲到A市出差,好朋友乙委托其购买A市产的名贵玉石,甲出差期间无闲暇,委托A市朋友丙帮其购买,丙在当地知名的丁商场购买了附带各项证书的玉石。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玉石是假的,则甲的损失由谁承担?()A:丙B:乙C:丁D:甲答案:D8.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答案:D9.尽管新儒家学者无一例外地夸大了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在现代化社会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是需要否定和批判的;但此种影响的实际存在倒确乎是毋庸置疑的。A:新儒家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B: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可能对社会发生的影响C:对儒家哲学作用的夸大所造成的影响D:儒家哲学在过去发生过的实际影响答案:B10.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A:6个月B:3年C:1年D:2年答案:C11.王某去世时留下一份遗嘱,载明将一把古琴赠与好友刘某。刘某得知此事后,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绝。三个月后,刘某与王某的继承人因古琴归属引发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继承,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B: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国家C: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D:刘某的行为视为接受继承,古琴归刘某答案:C12.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深化改革B:创新驱动C:结构调整D:转型升级答案:A13.飞黄公司聘用小张专门从事汽车节油装置的开发研究并完成了主干内容研究,期间小张利用空余时间设计出了一款新颖的汽车外观设计,三年后小张跳槽到腾达公司从事汽车节油装置研究,不足两个星期便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则()。A:汽车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为飞黄公司B:汽车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为小张C:汽车节能技术的专利权人为腾达公司D:汽车节能技术的专利权人为小张答案:B14.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A:故意犯罪B:不可抗力C:意外事件D:过失犯罪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