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点评报告公司研究/食品/酒酒类上市公司综合点评2006-7-10给予湘酒鬼、G沱牌、G顺鑫、G新天、G龙山、轻纺城、青岛啤酒等谨慎推荐评级财富证券研发中心行业研究员:申文高TEL:0731-4403452E-mail:SWG@cfzq.com投资要点:事件1、近日有媒体报道,五粮液正在酝酿今年的第三次提价。继年初五粮液高档酒每瓶提价10元,尖庄等中低档酒3月份提价3%~60%后,五粮液高档酒拟每瓶再提价20元,52度包装由原来的338元提高到358元。加上年初提高的10元,今年五粮液主品牌酒已涨了近10%。据了解,不只是五粮液在涨,茅台、剑南春,汾酒等知名品牌白酒也都相继涨过价了。五粮液近期宣布7月将再度涨价。对此,茅台酒方面也做出回应。袁仁国表示,茅台计划下半年平均涨幅15%左右。他认为,目前涨价趋势和幅度,取决于市场和消费者。事件2:06年7月1日,除啤酒外,白酒、红酒销售必须附商务部制定的“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正式启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酒正式实施。事件3:白酒QS认证将于06年5月已实施,对无证的白酒企业不予办理生产许可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白酒生产许可证基本停止发放,8400余家生产企业再经严格审查后,最终获证企业将有6000余家,意味着2400多家白酒企业将被淘汰。预计全行业1/3企业将出局。事件4:国家认监委、商务部联合发布酒类认证文件《食品质量认证实施规则——酒类》,围绕酒类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并与产品的卫生、理化、感官等要求相结合进行认证并从2005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食品饮料类上市公司在上半年表现可圈可点,这一方面与食品饮料行业上半年出现20%以上行业增长及行业运行环境趋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的偏好与信心恢复有关。目前酒类上市公司整体出现了25-40倍的估值水平,它们的表现正在考验整个市场的估值上限,在这种情况下,酒类上市公司究竟还有没有投资价值,是否风险正在悄悄来临,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注意。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只要市场继续向好,信心不断增强,酒类上市公司的主流仍然有投资价值。主要投资要点如下:给予黄酒类(第一食品除外)和啤酒类上市公司(重庆啤酒除外)谨慎推荐评级。啤酒已经处在战略整合的后期,寡头通过控制价格等手段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快要到来,这必将提升啤酒销售的毛利率,规模经营成为可能。青岛啤酒由于股权之争与未股改,13元以下给予谨慎推荐评级。而黄酒业一方面受益于行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受生产原产地保护和制作工艺限制,具有较强进入壁垒,从成长期就具有垄断竞争阶段的特点。第一食品由于涨幅过大,市净率高,给予中性评级。G龙山(600059):24万吨不可仿制的存货,其中将近8万吨陈酒在8年以上,按15元/斤计算,这8万吨值24亿元,其他16万吨按2元/斤计算,价值将近6亿元,存货总计30亿元,由于黄酒越储存越升值,因此不需考虑对存货未来销售之贴现问题,因此30亿元存货相当于现值,每股合13元。由于黄酒工艺的特点,存货具有不可仿制的稀缺性和长期升值性,具有稀缺性重置价值。另一方面非酒类资产正在寻找战略性买家,专注于酒业有利于提升销售能力。因此10元以下给予长期谨慎推荐评级。轻纺城(600790):尚未股改,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销售能力位于行业前列,剥离纺织企业后,今年业绩亏损,但明年业绩在0.25元以上,股改前6元以下给予长期谨慎推荐。葡萄酒行业尽管成长很快,但由于存在无穷无尽的国际竞争,加之欧洲生产能力过剩,我们对其评级为中性。G张裕、G通葡萄酒等由于涨幅过大、市销率高,给予中性评级。G新天(600084):具有亚洲第一的15万亩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能力,公司正在吸取以前营销失败的教训,更换了公司高层,调整战略加大销售力度,但战略投资者能否引进对改善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很重要。由于业绩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给予4.5元以下谨慎推荐评级,但由于公司风险很大,建议确定-8%即4.14元为停止损失价位。白酒类上市公司众多,个个具有不同的“香味”,如五粮液是浓香型的代表,泸州老窖也是浓香型的代表,但在尝试清香型,茅台是酱香型的代表,山西汾酒则是清香型的代表等等。由于不同香型有一类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这造成两个直接后果:一是白酒类公司难以跨香型兼并,二是各香型白酒的高端化只取决于自身的运作水平,也就是说各香型的白酒都可以走高端化路线。正是基于此,各上市公司都在尝试高端化乃至奢侈化,毛利也在不断走高,而且利用各香型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一些公司不断通过“提价”来提高毛利。由于民族性、独特性、消费的依赖惯性,短期内提价仍然没有尽头(除非征收奢侈品消费税)。近年来,五粮液成为提价的领导者,茅台则成为成功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