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河北省任县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完整参考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是()。A:义务人同意履行B:权利人提出请求C:权利人提起诉讼D:不可抗力答案:D2.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A:放弃追认权B:以上说法都不对C:同意代理D:不同意代理答案:C3.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A:经销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卖出委托人委托出卖的钢材的行为B:传达室的张大爷将李某寄给董事长张某的信送给董事长的行为C:李某将自己未成年儿子的压岁钱以儿子的名义存入银行的行为D:公司董事长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答案:C4.甲到某商场购物,在商场因踩上了一块西瓜皮而摔伤。对此,甲与商场发生了纠纷。对于该纠纷的性质及商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商场因意外事件不承担责任B:商场应承担违约责任C:商场应承担侵权责任D:商场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答案:C5.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A:2年B:3年C:1年D:6个月答案:C6.小林今年29岁,但属于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有一天,小林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向祝某购买了一辆卡车。小林买车的行为属于()。A:有效行为B:可撤销行为C:无效行为D:效力待定行为答案:A7.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可适用死缓D: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答案:A8.除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外,对共有财产的重大修缮,应经占一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方可。该份额为()。A:3/5以上B:2/3以上C:1/3以上D:1/2以上答案:B9.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即使未办理过户登记也有效B:在办理过户登记之前为可撤销合同C:因未办理过户登记而效力待定D:在乙付款后发生效力答案:A10.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B: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C: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D: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答案:D11.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有效的是()。A: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所致人身伤害,本公司概不负责B:依本合同所进行的手术,全部风险由患者承担C:因意外事故致乙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对因此所造成的财产损害,乙方不负赔偿责任D:因产品质量问题所致一切损害,仅由本公司承担该产品价格的价值损失答案:C12.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大要素,按照我国的法律,下列关于民事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彼此平等B: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C: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不属于民事主体D: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答案:C13.飞黄公司聘用小张专门从事汽车节油装置的开发研究并完成了主干内容研究,期间小张利用空余时间设计出了一款新颖的汽车外观设计,三年后小张跳槽到腾达公司从事汽车节油装置研究,不足两个星期便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则()。A:汽车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为小张B:汽车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为飞黄公司C:汽车节能技术的专利权人为小张D:汽车节能技术的专利权人为腾达公司答案:A14.王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2005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王某夫妇。2010年王某去世,有权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