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学教育开展方案一、指导思想我国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提出在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文、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再者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要求,以学校为主的国学教育要求,我校特制定国学教育学习方案。二、目的与意义: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四、教育活动的实施1、活动责任人: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2、活动时间及方式:(1)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早晨和下午预备上课的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2)充分发挥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3)每周一节国学课。3、恰当的定位。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我们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动,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4、宽容的评价。评价原则是:只鼓励、不批评。教师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六一儿童节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5.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要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国学教育活动”,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5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6.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安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