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山市华艺灯饰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一、灯饰照明行业概述1、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照明光源和灯具生产国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照明光源和灯具生产国,但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约占全球18%的市场份额。中国生产的照明产品出口到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2011年1~12月,我国照明电器行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同比增长23.6%,累计产销率达98.1%,完成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7.8%。1~12月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累计生产电光源196.1亿只,累计同比增长4.0%,其中白炽灯泡41.7亿只,荧光灯33.2亿只,累计同比分别增长3.8%和1.40%;生产灯具及照明装置25.2亿套(台、个),累计同比增长6.4%。2、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目前我国灯饰照明行业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两大主要产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为灯饰照明生产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国外许多照明公司也看中中国的市场和人力资源,纷纷进入中国设立生产家居灯饰的合资或独资工厂。3、产品质量缺乏有效控制近年来,由于人力和材料成本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多重影响,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较为困难,大多没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测试设备配置不齐、生产现场混乱、分区不明、检验岗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核不足等问题时有存在。企业之间存在低水平、重复竞争。4、以出口低端市场为主主要出口台灯、床头灯、落地灯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家居灯饰,单价较低,在出口时要依赖大批量生产保证利润。这些产品大多没有产品认证,难以满足北美、欧洲高品质的要求。5、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厂家仍然在以粗放的模式经营发展,没有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缺乏有体系的销售网络,更谈不上品牌优势,目前国内的企业明显缺乏与国际大品牌抗衡的实力。6、产品定位尚不明确而除了少数领先企业,大多数企业其实对于自身的产品和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位,产品更多的是模仿领先企业,或者跟随短期的市场潮流,从而也没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和销售渠道。7、销售渠道不够成熟国内厂商除了雷士等少数几家领先企业外,大多数缺乏立体化、覆盖面较广的销售网络,也没有针对性的销售模式,有的甚至根本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界定和把握。8、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目前国内企业大多数缺乏专业人才,往往以简单模仿、代工的方式生产产品,以同质化、低端化、关系化的方式实现销售。可以说,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制约国内厂商发展的根本因素。9、国内照明行业高度分散中国照明行业的主要国际品牌公司包括飞利浦、通用电气和欧司朗。总体市场竞争格局可以分为三个阵营:10、市场前景广阔国际方面,有统计数据分析,照明电器在发达国家的室内装修中占总预算的15%左右,发达国家对家居灯饰的需求仍在上升,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海外市场还将持续扩大。国内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亮化工程、工业商业照明都将对灯饰照明行业提供巨大的需求。二、行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GB3①利好的政策支持。2008年2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2\*GB3②东盟下调关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的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六个老成员之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也将从目前的9.8%降到0.1%,东盟六个老成员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12.8%降到0.6%。=3\*GB3③家居灯饰装修重视程度上升。新兴市场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人们开始重视对家居灯饰的装修,居民对居住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旺盛势头;灯饰行业的国外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内应该不会出现大的波动。2、不利因素=1\*GB3①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利润微薄、技术含量低的家居灯饰产品影响大,家居灯饰企业利润不断受到挤压。=2\*GB3②生产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2011年铝材、五金和纸箱价格上涨在30%左右,亚克力涨15%左右。作为节能灯制造必须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价格更是从3月份的300元/公斤,被暴炒到7月份的3000元/公斤。除了原材料价格暴涨,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的上涨也深深地困扰着企业的发展,生产成本直接增加两至三成。三、灯饰照明行业发展趋势1、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转战节能高效照明产品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节能、低碳成了全球唱响的主旋律。近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