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重庆市沙坪坝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真题题库(全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依据我国现行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A:受孕B:年满18周岁C:年满16周岁D:出生答案:D2.甲:一家食品加工厂;乙:一家大型果园。甲因业务的需要,欲购进一批菠萝和荔枝。甲的公关部经理杨昆得知后,即向甲介绍了乙。甲委托杨昆办理此事。杨昆打电话给乙,称:甲需要菠萝100斤、荔枝500斤,每斤单价分别为2元和5元。另外,附加100斤樱桃,单价为8元;如有违约,应承担答案:10%违约金。乙表示同意。几天后,乙将货送到,甲的法定代理人亲自查收。由于客观原因,乙未领到货款而返回。后因樱桃产品不好销售,甲拒付货款。乙遂诉诸人民法院。甲表示,樱桃是杨昆擅自做主购回的,菠萝、荔枝价格太高,此事应由杨昆承担责任。A:700B:350C:800D:400答案:C3.公民王某在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计算宣告死亡的期间应当自()起。A:意外事故发生之日B:意外事故发生之次日C:确认王某失踪之日D: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之日答案:A4.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C: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D:不可能构成犯罪答案:D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集体行使职权C:少数服从多数原则D:平等原则答案:A6.A和B订立的合同中内容约定不明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内容不能确定,且他们又不能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时,下列解决办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履行期限不明确,在给了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B:价款约定不明确,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履行C: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D:质量要求不明确且没有国家质量标准,按照通常标准履行答案:C7.周某与叶某结婚后,又与柳某办理了结婚登记,周某与柳某的婚姻()。A:有效B:效力待定C:无效D:可撤销答案:C8.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B: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C: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D: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答案:C9.合同的担保方式有多种,但不包括()。A:保证B:订金C:留置D:抵押答案:B10.()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湘南起义D:南昌起义答案:D11.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其中,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年。A:15、5B:30、20C:20、10D:25、15答案:C12.甲是爱狗人士。一日,甲在路上偶遇一只遗失的小狗,将其带回家精心照料,并贴出启事寻找狗的主人。次日,甲忘记关门,致使小狗跑到邻居乙家,将串门的丙咬伤。不久,小狗的主人丁找到甲要求领回小狗。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A:丙B:乙C:丁D:甲答案:C13.甲放羊为生,一日发现羊群中多了一只小羊,数日均无人来问津,甲遂将此羊卖给了邻村的乙,获利500元。后小羊的主人丙在乙的羊群中发现了小羊,要求乙返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应返还取得的不当利益B:乙是善意的第三人,甲和乙的买卖合同有效C:丙是小羊的主人,乙应将小羊返还给丙D:丙应当向小羊的拾得人甲主张权利答案:C14.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A: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B: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C: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D: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