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解瓦良格的武器与设备(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图解瓦良格的武器与设备(2021-07-2910:45:21)转载标签:军事分类:中华航母“瓦良格”的改装日益接近完成,巨大的甲板上散落分布着基本装好的自卫武器、作战指挥与通讯系统。自卫武器为“瓦良格”罩了一层“铁布衫”、多型雷达让她“看得清”,各种通讯导航天线则使其“交流顺畅”。“瓦良格”左舷尾部的自卫武器平台,从左到右,依次安放了18联装FL-3000N近程防空导弹、12联装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改进的10管30毫米近防炮“瓦良格”左舷尾部被外界称为1030的近防炮,十管20毫米,估计射速近万发/分,其设计源自著名的荷兰“守门员”近防系统“瓦良格”左舷尾部被外界称为1030的近防炮,估计左右对称安装4门,每门炮上都有独立光电观瞄设备,可对抗贴海面飞行的飞机与反舰导弹“瓦良格”左舷尾部的FL-3000N近程防空导弹18联装发射器。红外制导,设计类似美国海军新造舰艇上普遍装备的“拉姆”近程防空/反导系统。靠近左舷斜角飞行甲板前部的另一座FL-3000N发射器。左舷尾部的12联装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据称技术来源是俄制RBU-6000,可用于防御来袭鱼雷。左舷最尾端的24联装箔条干扰弹发射器,可对红外/雷达等制导方式引导的反舰导弹进行干扰左舷舰体中部的另一组干扰弹发射器,布置方式与舰尾不同,采用两基共32联装设置较少见的“瓦良格”舰体右侧照片,舰尾布置着与左侧基本对称的近防武器系统。从右舷看“瓦良格”舰桥,右舷的干扰弹发射器被集中布置在较重要的舰桥下方,位于照片右侧,朝前的航海甲板下方,两处被绿色帆布遮盖的位置从右舷看“瓦良格”舰桥“瓦良格”的主要雷达系统,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前后左右共有四座,这是舰岛前部安装的朝向左舷的天线面板。上方的大型球状天线罩内为对海搜索雷达。瓦良格”的相控阵雷达天线与国产052C防空驱逐舰上所装备的型号外观一致。天线面板下部有一个可活动的杆状物体,用途不明。“瓦良格”舰岛后方朝向舰尾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其下方两个盘状物可能为用于引导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天线。上方大的球状物为对海搜索雷达,较小的球状物为卫星通讯或电子干扰一类设备的天线瓦良格”主桅顶部。装有一套仿自俄罗斯的“顶板”雷达天线,国产054型护卫舰上也大量装备这种雷达;最顶端的盘状物为“塔康”战术空中导航系统信标天线。瓦良格”舰岛全貌,主桅基部和烟道后密集排列的尺寸较小的球状物体为各种卫星通讯、电子对抗等设备天线罩“瓦良格”的烟道,上方为排风口,下部百叶窗结构为主进气窗,起到为主机供气和为烟道废气降温作用。高耸的柱状物为“瓦良格”两舷已安装的鞭状通讯天线,飞机在航母上起降时可通过伺服机构放平。右舷的三根鞭状天线,通过周围人员参照比较,虽然名为鞭状天线,但航母上使用的型号实际体积相当大。左舷两根较细的鞭状天线,另有两根的安装位置尚未装上天线。供舰载机降落时使用的光学助降系统。基本原理是:设在舰尾的灯光射向镜面再反射到空中,给飞行员提供一个光的下降坡面,飞行员沿着这个坡面并以飞机在镜中的位置修正误差,直到安全降落。背后的黑色物体为凸出灯光信号所设"瓦良格”的滑跃式起飞甲板,因弹射器技术不过关,苏联人采用了这种方式实现舰载机的短距离起飞。受其影响,同级的“库兹涅佐夫”号上的苏33无法携带满油满弹起飞。另外“瓦良格”前甲板下面原有的苏制重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已经被取消。瓦良格”飞行甲板左侧的挡焰板,在飞机起飞时竖起,引导飞机强大的喷射气流改变方向,避免伤及后方甲板工作人员飞行甲板左侧的挡焰板实际上是由两块组成。航拍瓦良格,斜角飞行甲板的结构较为清晰。严格讲,瓦良格的斜角飞行甲板设计并不完美:由于没有弹射器,舰载机起飞滑跑距离被迫延长,图中可看到挡焰板所在位置处于斜角甲板的着陆跑道范围内。这样舰载机的起降作业就无法互不干涉地进行,拖累飞机出击效率。瓦良格舰岛前方的固定式重型起重机。这架起重机主要用于在靠港时搬运舰载机、补给等大型设备物资。另外航母上一般还配有较轻的轮式吊车。瓦良格”飞行甲板夜景,舰岛上的照明系统全部点亮。舰岛还备有另一套冷光照明系统,可以防止强光在夜间作业时损害工作人员视力位于“瓦良格”左舷的自胀式充气救生筏安装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