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七章-2龙耒为你整理:三、税金的计算和缴纳:1、工商税制度:⑴工商税制度的演变;P386⑵税制改革的原则:①统一税法,依法治税;②实行公平税负,为企业在市场上实现平等竞争创造条件;③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④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⑤根据我国实际,参照国际惯例,尽量采取较为规范的方式,以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⑥简化税制,便于操作。⑶现行工商税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建立统一的流转税制;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③改革所得税制;④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⑤取消一些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如筵席税、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等。2、销售税金的计算:⑴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⑵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⑶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⑷资源税: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⑸城市维护建设税。3、税金的缴纳:⑴根据企业条件,采用核定的缴纳办法;⑵按照规定期限,及时缴纳税款;⑶加强纳税管理,认真执行税法。四、利润的预测和计划:1、企业利润的构成:⑴销售利润(营业利润):销售产品销其他销管理财务利润=售利润+售利润-费用-费用①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产品销售产品销产品销产品销售售利润=净收入-售成本-售费用-税金及附加②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其他销其他销其他销售售利润=售收入-售成本-税金及附加⑵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⑶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利润预测:⑴本量利分析法:产品销产品销单位销单位销单位变固定成售利润=售数量×售价格-售税金-动成本-本总额单位边际利润产品销预测销各种产品的加权固定成售利润=售收入×平均边际利润率-本总额产品销预测销单位销单位制预测期间售利润=∑售数量×售价格×(1-税率)-造成本-费用总额⑵相关比率法:产品销上年产品计划年度产品售利润=销售利润×1+销售收入增长%⑶因素测算法:计划年度产上年产品计划年度由于各项因素品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①确定上年度产品销售利润额和成本利润率:上年产品上年1-3季度上年第4季度销售利润=实际销售利润+预计销售利润上年产品上年1-3季度上年第4季度销售成本=实际销售成本+预计销售成本上年成本上年销售利润总额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总额×100%②预测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数量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销售量变动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上年预计销上年成本而增减的利润=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售成本总额×利润率③预测由于计划年度产品品种结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产品品种结构变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计划年度上年平均动而增减的利润=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平均利润率-利润率计划年度各产品上该产品计划平均利润率=年利润率×年度销售比重④测算由于计划年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而增加的利润:成本降低而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产品成本增加的利润=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降低率⑤测算由于计划年度降低期间费用而增加的利润: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期间费用降低上年期间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计划年度预计而增加的利润=费用总额×上年产品销售成本总额-期间费用总额⑥测算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价格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产品销售价价格变动格变动而增=∑的某种产×计划年度-上年单×1-上年减的利润品销售量单位售价位售价税率⑦测算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税(价内税)税率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产品税率变动税率变动的产品按计划该产品上该产品计划而增减的利润=∑年度单价计算的销售收入×年税率-年度税率3、利润计划:⑴利润计划的编制:P398⑵利润计划的组织实施:①面向市场,努力开发新产品;②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突出的地位;③切实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巩固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开展双增双节,努力降低成本费用。五、利润分配:1、利润分配制度的沿革:⑴企业基金制度;⑵利润留成制度:①留成比例的确定;②利润留成的提取条件和方法;③利润留成资金的使用。⑶利改税制度:①把原来的工商税按照纳税对象,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②开征资源税,以调节由于自然资源和开发条件差异而形成的极差收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合理利用国家自然资源;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