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内部使用陕西省略阳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完整题库(名校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A:价格水平B:范围C:质量水平D:数量答案:A2.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A:动物的行为选择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D: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答案:B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通过对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抚仙湖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的B:抚仙湖古城是一个陷落的古滇时期的建筑群落C:抚仙湖古城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D:抚仙湖古城具有明显和发达的城市功能,城市已分为“一般居民区”、“富人区”、“贫民区”三大区域答案:D4.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27.1B:146.3C:132.6D:114.4答案:D5.2013年2月1日,甲将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套自有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3月20日,甲又将该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丙,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4月13日,甲擅自将房产转让给丁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B:甲和丙之间转让房产的合同无效C:丙可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D:甲和丙之间抵押合同已生效答案:B6.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虽然充满着诱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性质,但归根到底,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A:空中楼阁B:无源之水C:过眼云烟D:虚无缥缈答案:A7.甲乙丙三人在玩骰子游戏,骰子有六面,每面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点,他们规定:如果出现一、三点面,甲赢;如果出现二、四面点面,乙赢;如果出现五、六点面,丙赢。甲说:“如果再少一点我也不会赢”。乙说:“如果再少一点的话我就赢了。”丙说:“如果再多一点也是我赢。”A:二点B:三点C:四点D:五点答案:D8.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是指()。A:其客体智力创造过程是无形的B:其客体智力成果是没有物质形态的C:知识产权是无形的D:其客体智力活动是没有物质形态的答案:B9.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乙B:甲C:丙D:乙和丙答案:A10.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服务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大多数劳动者主要是通过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来感受社会制度的优劣。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护,自然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积累越长,反社会的倾向就越强烈。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化解不满情绪,避免演变成对抗性矛盾,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A:劳资关系是当代中国城镇最基本的社会关系B:和谐社会要追求社会公正C:劳动关系需要转型D:让劳动者享有尊严答案:B11.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C: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D: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答案:A12.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这四个城市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甲说:“我是广州人。”乙说:“我是上海人。”丙说:“我是深圳人。”丁说:“我不是深圳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A:如果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B:如果丁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C:如果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D:无论谁说的是假话,都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答案:A13.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混同B:解除C:履行D:抵销答案:D14.下列事实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A:甲收到乙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