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13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篇一: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职业教育机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机构必须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项目实训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以实训方式促进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目标之一,而实训教学环境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基本条件。本方案以强化高校在校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补强实训课程,针对高等院校的在校学员建立强化实训环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不但掌握3G手机开发应用中的一些核心技术,同时将积累软件开发的方法、流程及经验。1.1项目实训的意义和必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做?(1)是成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行动方案;(2)旨在培养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3)分担院校、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4)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顺利实现实训平台的搭建;(5)为中国培养更多的IT人才,推动中国IT行业的发展;1.2高校学员实训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在校学生的实训一直是大多数高校的不足之处。如实训环境不真实,实训项目不系统、实训导师无真实项目经验、学生实训无法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不明确、人才定位不准确等,都是导致在校生实训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二、公司背景及特色2.1公司简介略2.2项目实训目标通过短期的项目实训,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员基本掌握整个软件开发流程。提供J2EE平台通用的实现框架,保持与当前IT软件企业,采用的开发流程,开发技术一致。同时侧重需求分析与设计,部署与集成,测试等环节。体验项目完整过程。鸿渡锦程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熏陶的同时,将尤为重视职业素质训练,使学生感受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环境,为学员进入社会,从事IT网络相关工作打好坚实基础。2.3项目实训设计思想(1)专业技能:a.了解软件开发的开发思路,面向对象开发的分层思想。b.讲解企业中的实际开发动态。c.了解前沿的IT软件开发技术与发展方向,清楚未来学习路线以及职业规划。d.基于以前学习的基础开发知识,融合当前流行的开发框架,Android平台。(2)经验素养:a.分组实施:采用“项目型”组织结构,明确计划、分组实施、分组管理。b.全程监控:通过教学督导全跟踪,分类(工程级、开发级、架构级)培养。c.全景三维:模拟真实企业软件开发环境,“学生、讲师、项目经理”有机结合,保证实施质量。三项目实施准备4.1学生复习学校专业课程内容,预习公司相关课程。4.2高校(院系)(1)学生出勤:组织相关学生全程参与XX公司实训计划,并保证所有学生按时出勤。(2)(3)(4)学分支持:给予参加实训学生相应学分。教学环境:准备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实训场地等。项目环境:协助XX公司准备必要的项目实施环境、配置管理环境、虚拟机环境等。4.3XX公司(1)项目经理:内聘资深的项目经理,制定实训计划。(2)教学督导:制定质量保证计划。(3)教学环境:准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材料、教材等。(4)项目环境:准备必要的项目实施环境、配置管理环境,提供必要的项目材料、项目工具、虚拟机环境等。篇二:校企合作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工作攻坚方案(讨论稿)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文件中关于“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20-2020年)》之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河南省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我校在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将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改革,充实内涵,着力提升学校招生就业、专业教学、行业培训等方面工作水平,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多赢”的目标,特制订如下校企合作工作攻坚方案: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以专业及课程建设、建立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打造“双师型”队伍、加强订单培养、优化招生就业体系等为载体,畅通校企沟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努力实现学校各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学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