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讲:岳莹莹刘文龙指南针的发展旱针指南龟,方法是在木龟的腹部下方挖一小穴放入磁石,然后将木龟安装在竹钉上,使其能够自由旋转,当其静止的时候,就是南北指向。“中国风水理论”风水罗盘从记载中国古代天文学、古代地理学的单纯科学文化演变为占卜一类的风俗文化指南针与航海《天妃经》卷首的明代郑和下西洋图外传与影响外传与影响新航线、新大陆逐一被发现,让欧洲人在短时间内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与民族,进而促使欧洲人以客观的观察和比较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这是指南针的另外更深远的影响。一、造纸术的背景及起源二、造纸术的发展三、造纸术的传播四、造纸的方法(工艺流程)五、总结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采用结绳来记事1*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2*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以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同心结自古以来便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将字写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写于丝织制品的缣帛上缣帛是一种光洁细薄的丝绢,古代把重要文件书写在光洁而细薄的丝绢上,形成了缣帛档案。秦汉时期,纺织工业开始发展,生产出了细薄的丝绢,由于丝绢有质地柔软轻便、书写方便、传递轻,易于保管、便于阅读等特点,补救了简册档案传运、阅读、保存的不足,所以在秦汉时期,宫廷文书、官方文书便开始使用丝绢代替木竹,便产生季缣帛档案。甲骨文钟鼎文竹木简缣帛东汉时期有造纸术以来,纸张作为文字记载的主要工具被沿用至今。1、两汉时期2、南北朝时期3、隋唐时期4、宋元之后根据史书记载以及考古发现,都有力地证明了,早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我国劳动人民就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出了麻类植物纤维纸,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造纸技术得以继续发展。邓皇后因喜欢文史及纸墨,曾令各州郡勿贡珍品,“但岁贡纸墨而已”,说明公元102年前各地已生产麻纸进贡。凡帝、后喜欢的,蔡伦都在尚方精制。他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纸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时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邓太后嘉其能,从此造麻纸技术在各地进一步推广。蔡伦在主持研制楮皮纸时,完成了以木本韧皮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并扩充原料来源、革新造纸工艺。皮纸的出现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蔡伦正是这项创新的倡导者。到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原料来源更广。人们已经用藤和竹做造纸的原料了。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一些与原料有关的纸种名称,如写经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由此看来我国在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西晋的文学家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剡溪(现在的浙江嵊县地带)出产古藤,可以造纸,所以就把纸称为剡藤。隋唐时期,我国造纸业更加发达,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分不开。自东晋以来,原来经济落后的江南地区,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努力,经济也已经上升到黄河流域的水平。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到了唐朝时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封建经济繁荣起来。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这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必然要求发展造纸业,造出更多更好的纸张。唐代造纸业发达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出现了不少大规模的造纸作坊。唐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里,写了这样一件事:巨鹿郡南和县于北,有个造纸作坊,墙壁上常常贴满了纸,让太阳把它晒干。一天,突然之间刮来一阵旋风,把墙壁上的纸几乎都卷了下来,这些雪白的纸漫天飞午,远远看去,简直象雪花一样。可见,这个纸坊的规模相当大。唐代的纸张品种很多,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藤、槠三种。当时的益州(现在的四川)和扬州等地,都是麻纸的著名产地。藤纸的生产,也从原来的产地剡溪逐渐推广到浙江、江西两省许多产藤的州县。用槠树皮造的槠纸,在唐代更加流行。唐朝文学家韩愈曾把纸称为“槠先生”,就是指槠树皮造的纸。此外,唐朝又开始用海草、檀树皮等造纸。我国的宣纸是很有名的,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