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会计职称中级从业资格认证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河南省卫辉市会计职称中级从业资格认证考试王牌题库含答案(实用)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某公司普通股股票的β值为1.2,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的平均报酬率为10%,则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普通股资本成本是()A:0.11B:0.06C:0.1D:0.05答案:A2.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A:已确定将要支付的赔偿额小于该赔偿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合理估计金额B: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C: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现金折扣事项D:溢价发行债券答案: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债务人提出清偿请求的,该债务人的清偿责任归于消灭。该法定期限为()。A:连续1年B:连续5年C:连续10年D:连续3年答案:B4.下列各项中,属于外部权益筹资的是()。A:留存收益B:发行股票C:银行借款D:发行债券答案:B5.甲企业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董事会。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事项中,无须经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的是()。A:合作企业利润的分配B:合作企业的解散C:合作企业的资产抵押D: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答案:A6.根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的公式中,正确的是()。A:利润=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B:利润=(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C:利润=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D: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答案:B7.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B: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C: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D: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由于成本动因的不同,使得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也不同答案:A8.2007年12月14日甲与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借期为一年。后借款期限届满甲未归还借款,乙也未向甲催讨借款。根据规定,至2010年12月14日该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完成,但由于特殊情况可以依法延长。下列有关诉讼时效延长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是()。A:乙经甲同意后可以延长诉讼时效B: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决定延长诉讼时效C:乙可以自主决定延长诉讼时效D:乙经甲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同意后可以延长诉讼时效答案:B9.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专利技术自非关联方乙公司换入70%股权,取得控制权。该专利技术原价为1200万元,已摊销2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对甲公司个别利润表中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万元。A:增加100B:增加500C:增加300D:减少90答案:B10.下列各项中,应按照“销售服务—建筑服务”税目计缴增值税的是()。A:转让土地使用权B:出售住宅C:出租办公楼D:平整土地答案:D11.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其中违反了《公司法》规定的是()。A: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B:有两名发起人的实缴出资中,各有150万元是知识产权C:发起人共有5人,其中3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D:有一名发起人认购股本为1万元答案:C12.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持有的乙公司15%的股权,取得处置价款5020万元。剩余15%股权仍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原30%股权的账面价值为98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6500万元,损益调整20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1300万元)。则甲公司处置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A:1420B:120C:770D:1770答案:C13.成本控制的目标是()。A: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B: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C:降低成本水平D:扩大经营规模答案:C14.甲、乙、丙、丁成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1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丙转为普通合伙人。此前,合伙企业欠银行5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对该50万元债务清偿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B:甲、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C: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