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安徽省博望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大全附答案(综合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租赁的汽车B:自购商品房一套C: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D:著作数本答案:A2.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A: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D:动物的行为选择答案:B3.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A: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B: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C: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D: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答案:B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某晚,张某偷窃了一辆自行车B:林某与妻子在超市门口吵架,引发群众的围观C:小明从购物市场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D:王某驾驶机动车不小心撞坏了路边的垃圾桶答案:C5.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A:侵害了甲的生命权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C: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D:侵害了甲的健康权答案:B6.沈某将一笔记本电脑遗忘于一辆出租车上,内有重要资料,沈某在电台发布寻物启事,声称将向归还电脑者支付1000元酬金,出租车司机乔某获悉将电脑返还沈某,但沈某拒绝支付酬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乔某有义务返还乘客的遗忘物,无权要求沈某支付酬金B:沈某对该电脑享有所有权,故不必支付任何报酬和费用C:沈某已发布了寻物启事,必须支付1000元酬金D:如沈某拒绝支付酬金,乔某可对该电脑行使留置权答案:C7.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B:某服装厂C:装卸工人的雇主D:运输部门答案:B8.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A:50年B: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100年D:作者终生答案:B9.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丙的父亲丁已搬进该房屋内居住,房屋的所有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10.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有效的是()。A:因意外事故致乙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对因此所造成的财产损害,乙方不负赔偿责任B:因产品质量问题所致一切损害,仅由本公司承担该产品价格的价值损失C: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所致人身伤害,本公司概不负责D:依本合同所进行的手术,全部风险由患者承担答案:A11.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形成权B:请求权C:相对权D:支配权答案:C12.甲到A市出差,好朋友乙委托其购买A市产的名贵玉石,甲出差期间无闲暇,委托A市朋友丙帮其购买,丙在当地知名的丁商场购买了附带各项证书的玉石。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玉石是假的,则甲的损失由谁承担?()A:丁B:丙C:甲D:乙答案:C13.甲将自己拥有的一幅名人所作的画卖给乙,约定好乙在签订合同的第二日来取画,结果在签订合同的当晚,该画就被小偷丙盗走,转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该画享有署名权B:丙对该画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C:乙对该画享有所有权D:丁对该画的占有属于善意占有答案:D14.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B:“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