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河北省井陉县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含答案【预热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归甲所有,因未办理过户登记B:归乙所有,因该车已交付C:在办理过户登记之前,由甲决定该车的所有权归属D:归乙所有,因乙已支付价款答案:B2.中学生小虎在暑假时到邻居家经营的超市帮忙,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小虎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由拒绝给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虎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B:小虎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权要求该项报酬C: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所以小虎有权要求该项报酬D:只有经过父母同意后,小虎才可以要求该项报酬答案:C3.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履行B:抵销C:解除D:混同答案:B4.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A:原、被告均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D: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答案:D5.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小勇承担B:李某承担C:李某和东西的主人共同承担D:东西的主人承担答案:B6.A和B订立的合同中内容约定不明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内容不能确定,且他们又不能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时,下列解决办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质量要求不明确且没有国家质量标准,按照通常标准履行B:履行期限不明确,在给了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C: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D:价款约定不明确,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履行答案:C7.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B: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C: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D: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答案:D8.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如果只满足于“已知的东西”,不再进取,就会陷入无法长进的可悲境地B:“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习,才能获得新知C: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D:“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应加强对“已知的东西”的复习巩固答案:A9.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A: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C: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D: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答案:C10.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一家共同生活,甲因意外受伤而瘫痪卧床,其妻乙对甲逐渐冷淡,也不愿意照顾甲的起居,而他们的子女则十分孝顺,经常为甲擦洗或送吃的穿的,后来甲死亡,留下个人财产5万元。对于甲的遗产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妻子乙因不照顾甲而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B:甲的老父亲与甲的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C:甲的子女在分配时可以多分遗产D:对甲的老父亲在分配时应给予适当照顾答案:A11.甲放羊为生,一日发现羊群中多了一只小羊,数日均无人来问津,甲遂将此羊卖给了邻村的乙,获利500元。后小羊的主人丙在乙的羊群中发现了小羊,要求乙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