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河南省禹王台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大全附答案【研优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A:范围B:质量水平C:数量D:价格水平答案:D2.根据文意,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测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古城与滇中的古长城应该处于同一个时期,它们是距今大约两千年前的人类文化的遗址B:人们对抚仙湖古城的考察将暂时停止,因为古城的基本情况已被掌握C:于教授的考察组利用声呐探测到沉积在湖底的动植物残骸和陶瓷残片,为进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城之谜有望早日被破解D:公元110年东汉时期抚仙湖地区的大地震是造成古城陷落湖底的根本原因答案:A3.担保物权人在其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可以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权利,这体现的是担保物权法律属性中的()。A:物上代位性B:不可分性C:优先受偿性D:从属性答案:B4.乔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被告方律师辩称,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赔偿。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乔某精神损害赔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法院判决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B: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演绎推理C: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答案:A5.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A:改变法定时效期间的后果B:时效的中止C:时效的延长D:时效的中断答案:D6.下列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C:已满16周岁的公民D:14周岁以上的公民答案:B7.下列物权中属于担保物权的是()。A:地役权B:留置权C:建设用地使用权D: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答案:B8.下列选项主人公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19岁的小张是大二学生,家里每月给他打生活费B:小李今年17周岁,自己在外打工,其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C:小刘已经30多岁了,但还是失业在家,整天游手好闲D:小王的外婆中风瘫痪在床,经常神志不清答案:D9.甲男和乙女是夫妻,乙女因交通事故重度瘫痪,肇事方一次性支付给乙女伤残赔偿金100万元。后甲男与乙女离婚。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多分给乙B:100万元属于甲个人财产,不得分割C:10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D:100万元属于乙个人财产,不得分割答案:D10.老王将自己所有的一头耕牛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邻村的小李,双方约定10月1日小李将购牛款一次性付给老王,耕牛的所有权转移。但老王将继续使用这头耕牛到10月15日再交付给小李。那么他们采取的交付方式是()。A:简易交付B:占有改定C:拟制交付D:指示交付答案:B11.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清偿顺序是()。A:所欠税款,其他债务,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B:其他债务,所欠税款,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C: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所欠税款,其他债务D: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其他债务,所欠税款答案:C12.下列事实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A:甲因病收到同事捐款10万元B:甲到商场购物,营业员多找5元C:甲收到乙支付的货款5万元D:甲每月收到子女给付的赡养费1000元答案:B13.月食发生时:A: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B:太阳在月球和地球之间C: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D:是在新月的时候答案:A14.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B: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C:不可能构成犯罪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答案:C15.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履行B:混同C:抵销D:解除答案:C16.下列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C: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D: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劳动者应当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