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非居民税收调研报告近年来,**市国际税务管理部门开拓思路,以大额售付汇项目为切入点,采取逆向追溯和正面把握的办法,狠抓大企业跨国税源控管,积极探索非居民税收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全市预提所得税连年大幅上升,2007年达到4106万元,是2005年的2.3倍。一、非居民税收管理存在的诸种风险非居民税收管理涉及面广,管理的难点在于繁、乱、杂、散、变。“繁”是涉及事项多,涉及外国公司或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劳务所得,以及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投资性所得或财产转让等收益。此中,既有单纯的投资、服务、劳务,又有混合、兼营业务,要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委本不容易;“乱”是涉及的业务联系多,境内外所得清分难,管理部门多,信息归集处理和实际形成合力难;“杂”是涉及的知识面宽,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懂国内财务又要精国际税收,既要熟悉外语,又要会合同、外汇、贸易知识;“散”是税源大小不均衡,地域分布零散,具体业务发生时间、空间不固定,突发性、偶然性强,税源监控管理的可预见性差;“变”是非居民税收管理对象多变,涉及具体个案情况复杂多变,征免税判定的政策规定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难以及时找到准确对应的依据、标准,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措施、方法、手段,需要随机应变。对非居民税收管理而言,不仅有涉税事项发生时空的不确定性和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带来的固有风险,还存在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税收政策规范的滞后性,征免税职业判断准确性等不确定风险。稍有缝隙,很容易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外国企业或外籍个人对我国法制环境和投资环境的负面评价。为了防范和降低非居民税收管理的风险,**市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确定从大企业的跨国经济业务和其大额付汇项目入手,把大企业大额付汇项目的跟踪管理作为非居民税收管理的重点。二、加强部门沟通构建协作网络把握非居民税收管理信息掌握信息是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的关键。没有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作导航,非居民税收管理就找不到着力的方向。为切实有效地化解涉税风险,我们注意加强与地税、外管、外贸、外汇,外事、发改委等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合作,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换国地税售付汇税务凭证开具信息、外汇收支排名和非贸易付汇项目信息、大型技改项目备案、技术贸易审核备案信息、外籍专家来华工作和指导等信息,努力构建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协作网络。到目前为止,**市国际税收管理部门一是建立了国地税征管信息交换制度,定期交换在中国境内从事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外国企业、常驻机构和外籍个人的征管情况和有关数据等,努力实现对同一跨国涉税项目管理的一致性,提高征免税判定的准确性;二是建立了定期售付汇信息交换制度,要求专业银行在中国居民向非居民支付外汇时,查验由国地税部门开具的征、免、不征税的税务证明。在目前无法进行付汇电子信息交换的情况下,我们与外汇管理部门协调,要求按季提供《外资外债流入规模及地区分布前十家企业排名表》和《外汇收支前十家企业排名表》,通过外汇收支项目掌握付汇大企业名单切实了解到2007年我市非贸易付汇3753.32万美元,开具售付汇税务凭证459份,其中完税后支付3190.86万美元,免税支付2044.35万美元;三是加强与外经贸局、发改委的联系,查询技术、服务贸易合同、股权变更等备案情况以及大型建设、施工项目的立项、审批、开工、投资、融资等信息。三、关注付汇大户逆向追溯缘由找准非居民税收管理基点通过关注付汇大项目来把握非居民税收管理的方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付汇信息,逆流而上、顺藤摸瓜总能找到付汇的缘由。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强化对付汇信息的加工处理工作,从中取得全市季度大额付汇项目汇总金额和涉及企业名单,通过逆向追查付汇缘由和项目明细,核查付汇依据的合同、协议、票据,清分境、内外收入归属等过程,判定相关事项是否符合法定征、免税或不征税条件,查核是否存在偷税、避税事实。通过宣传辅导,针对经常性或重复发生的业务实行有效的源泉控管。2007年,我们对多家付汇大户的特许权使用费、海外jvc服务费、异国实验数据确认费、反倾销诉讼费、佣金、景观设计费等大额付汇项目,都是通过逆向追溯的办法进行复核和控管的。2007年,我市外汇收支规模前10家企业中,非贸易支出主要集中在4户造船企业,付汇达3851万美元,占前10位企业非贸易支出总额的58.4%,占全市所有企业非贸易付汇总额的24.74%。为此,我们提请各地对造船企业付汇情况逐户逐项进行排查,要求XX县区局对境内造船规模较大的两家公司进行实地调查,核查每份涉外贸易或非贸易合同、协议、判定是否有跨国税源漏征漏管情况,并要求根据其调查、核实、处理经验,探索制定《大额售付汇项目税务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