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集中营大门上文字(ARBEITMACHTFREI)的含义—劳动(láodòng)使人自由毒气室中等(zhōngděng)死的囚犯集中营堆积如山(duījīrúshān)的尸骨纳粹(Nàcuì)警察射杀犹太妇女这篇新闻(xīnwén)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xīnwén)》,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xīnwén)”,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chénzhòng)、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2.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kěshì)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作者再次重复“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xīnwén)。”他产生了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产生了一种“不安的心情”,正如标题所言,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只有“旧闻”没有“新闻(xīnwén)”,但正是那些恐怖的“旧闻”深深地震撼了记者,催促他写下了这篇报道。随着(suízhe)参观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cánkù)遗迹问题: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tāmen)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yōngjǐ)的囚犯宿舍部分(bùfen)死难者的照片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bùzi)”、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问题: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yīxià),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课文倒数第三段有一句话:“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běnwén)的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思考(sīkǎo):1944年,穷途末路的德国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小女孩在被推进坑中,即将被活埋(huómái)的时候,抬起头对拿着铁锹的纳粹士兵说:“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这样我妈妈就容易找到我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jiěfàng)60周年纪念活动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zìjǐ)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课后思考(sīk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