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介绍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体育运动条件下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对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有着重要意义。天津体育学院是在国内体育院校中较早开设《运动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之一,自1958年建院至今,运动心理学一直被列为我院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程。从初创时的艰难到再到目前的全面发展,历经五十载,课程组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积累了丰富的运动心理学有关教学经验,形成了目前的“以运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服务为主导,以科研促进教学,集‘案例引导、理论阐述、干预设计和实践应用’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的课程特色,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水平。目前,《运动心理学》课程是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我院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课程,因此,在我院该课程覆盖面大,50%左右的在校生都要学习该课程。课程的教学时数54学时,还包括16个学时的实验课,共计3个学分。1.初创阶段(1958年—1980年)天津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天津体育运动学校,于1954年在全国的体育运动学校中率先开设《体育心理学》课程,1958年建院后,基于为运动实践领域服务的目的,又进一步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1980年,我院又在全国体育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购置了一批心理学基础实验仪器,开设了实验课,奠定了我院《运动心理学》课程在实验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领先地位,一时间全国各体育院校纷纷参观取经,络绎不绝。初创时期,我院的运动心理学教师主要来自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前身)等有着心理学、教育学历史积淀学校的心理系或教育系,这使得天津体育学院的《运动心理学》课程从发端开始就传承了严谨、科学、认真和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内核。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文化传承,初创时期的课程组教师很快就将教学内容与体系定位于为运动实践服务,并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柴文袖教授在国内率先研制了全身反应时测定仪器,发表了《少年自我时机控制能力发展初探》、《运动“动作求准”中的心理因素》、《时机控制的实验研究》、《运动员性格特征发展的探讨》、《运动员性格的年龄模优选材》、《体育情趣量表的编制与应用》、《我国古代运动心理学思想三探》等文章,奠定了我院《运动心理学》课程在运动反应时实验、运动员人格与情绪、中国运动心理学史等研究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孙少强教授参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本体育院校本科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的编写工作,为我国《运动心理学》课程的体系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持的心理学实验室的二次建设工作,使得我院的《运动心理学》实验课程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在长期从事运动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四合一”东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运动心理训练的新理论模式,为我院《运动心理学》课程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中期发展阶段(1980年—2004年)上述两位教授的开创性工作为我院的《运动心理学》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局面,在他们的带领与培养下,进入80年代以来,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如吉承恕教授、孙延林教授,已成为今天我院《运动心理学》课程的中坚力量。尤其进入90年代以来,本着为运动实践服务的课程理念,课程组教师将课程内容体系开始由竞技体育领域拓展到学校体育、大众健身领域,如孙延林教授曾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学习,为我院运动心理学学科在体育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课程组教师们纷纷开展了运动实践领域里科研、服务与教学相结合的探索,获多项省部级课题立项,科研与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吉承恕教授和孙延林教授申请的《中国女排运动员焦虑情绪特质的特征与调控》课题,为中国女排取得“五连贯”的成绩提供了重要的心理训练与调控方案;孙延林教授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体育活动与学生适宜动机模式、自我概念和道德发展的关系研究》,其《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机制和调控的研究》一文2000年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获论文一等奖。通过科研与为运动实践服务,课程组教师进一步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进一步向全国辐射,课程组教师应邀为全国高级排球教练员岗位培训讲授《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学问题》、为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讲授《大众健身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和教练员讲授《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等课程,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其中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