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江苏省历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真题带答案(夺分金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都表明水的()比空气好。A:热传递性B:溶解性C:流动性D:极性答案:A2.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A:6个月B:1年C:3年D:2年答案:B3.下列不属于“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依据的一项是:A:建筑群带有明显的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B: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C: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D:石块堆放整齐答案:A4.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A:作者终生B: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100年D:50年答案:B5.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小张将500万元的合同价款打印成了500元,并与对方签订了合同B:小冯趁小朱家中急用钱,说服小朱将家中名画低价卖给了自己C:9岁的小王将父亲的高级相机以5000元的价格卖到了二手店D:小红的父亲将小红关押在房间内数日,逼迫其答应嫁给了小王答案:C6.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乙B:己C:丙D:戊答案:D7.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新华社B:天津市人民医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答案:D8.沿着溪边再往前走,走过两户农家乐,山脚边有一条初步成形的游步道。拾级而上半山腰,一个观景台正在建设中,从这里________,整个下姜村美景尽收眼底。A:俯瞰B:雄视C:凝望D:远眺答案:A9.惠能和尚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此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限夸大心的作用B: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C: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答案:D10.长篇小说创作领域里引人注目的年度亮点,表现在出版了一些对当下现实密切________,对人们的精神现状给予高度________和深度寻绎的作品。A:关照关切B:观照关注C:关照关注D:观照关切答案:B11.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甲的自行车,为防丢失,代为上锁。此案中乙的行为构成()。A:违法行为B:无因管理C:不当得利D:共同侵权答案:B12.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大要素,按照我国的法律,下列关于民事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B: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彼此平等C: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不属于民事主体D: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答案:C13.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B:由李某继承C:由陈某继承D:由杜甲、杜乙继承答案:B14.有一个仓库失窃。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甲说:我当时在外地,所以不是我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是乙干的,我看到他进了仓库。丁说:乙诬陷我。A:甲是小偷B:丙是小偷C:丁是小偷D:乙是小偷答案:A15.《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授权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强制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答案:A16.颜料的三原色是指:A:红黄绿B:红黄蓝C:黑白黄D:红黑白答案:B17.下列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担任公司董事、监管和高管B: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均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成为公司股东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申请专利答案:A18.对“度”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B: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C:啤酒的度数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D: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答案:C19.某县公安局民警李某在饭店宴请战友时,与饭店经理王某发生冲突,并将饭店的彩电砸坏,饭店向李某多次索赔无果。对此,下列说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