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2页共NUMPAGES12页第PAGE\*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金融与保险》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63348开课单位:城市建设学院课程类型:专业教育适应专业:工程管理总学时数:54学分:3选用教材:《金融与保险》出版单位及时间:东南大学出版社,03年4月第1版一、教学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货币、信用、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保险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具备对国内外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本能力,理解并掌握主要的国内、国际融资方式以及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主要保险险别。二、教学改革设想: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综合的广博的知识,它有二个一级基础学科――土木工程和管理学,而且知识体系要求较严,内容更新较快。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的工程管理必须与国际接轨,在教学中必须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要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内容,所以拟采用实践教学法,用现实中的案例来研究、分析,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归结出合乎真理的实情,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给定经济背景,分析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及实施效果;模拟金融市场,策划工程项目融资方案。三、成绩考核办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总分100分,其中平时分占30%(考核指标为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发言等),试卷卷面分占70%(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等),以总分超过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者要重修或补考。四、讲授大纲及课时分配:第一章货币与金融工具(3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一些重要的金融名词,如货币、法偿货币、信用、金融工具、票据、债券、股票、投资基金证券、汇票、本票、支票等,并能正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债券与股票的区别与联系。第一节:货币一、货币的概念二、货币的功能三、货币的种类四、货币制度五、我国的人民币制度第二节:信用一、信用的概念二、信用的作用三、信用的形式第三节: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概念金融工具的种类票据和票据行为债券概述股票概述投资基金证券利息和利率第二章金融机构(3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金融机构的种类、组织体系、业务种类等。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非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及特征。第一节: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第二节: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概念和特征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第三节: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和特点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我国的商业银行第四节: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与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第三章金融市场(3课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区别联系。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种类与特点。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分类二、金融市场的构成三、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四、金融市场的作用第二节:货币市场一、同业拆借市场二、票据贴现市场三、国债市场四、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五、短期存贷市场第三节:资本市场长期存贷市场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第四章银行结算与信贷服务(3课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并掌握银行结算的概念、作用、基本原则、要求,并了解结算工具的种类,企事业单位是如何取得贷款、使用贷款和偿还贷款等。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三角债”是如何形成,如何解决企业间贷款的拖欠。第一节:银行账户和结算工具银行账户管理银行结算和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结算工具第二节:信贷服务如何取得贷款、使用贷款和归还贷款金融服务企业兼并破产再就业和银行呆账、坏账准备金的处理第三节:“三角债”的成因和治理一、“三角债”的概念二、“三角债”形成的主要原因三、解决企业间贷款的拖欠第五章外汇管理(4课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外汇的含义、主要特点、汇率的概念、汇率与外汇的关系、管理的目的和对象、外汇管理的规定、外汇信贷的特点和种类等。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外债管理的特点及如何控制和防范外债风险。第一节:外汇的基本概念外汇的含义外国货币外汇的特点外汇的形态外汇汇率第二节:外汇管理外汇管理的概念外汇管理的目的和对象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第三节:外汇信贷外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