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教育法概述第一节依法治教的意义1.1981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实施,拉开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依法治教的实施。2.此后《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及《高等教育法》相继实施。特别是《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我国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一、依法治教的目的1.依法治教的一个首要要求是合法性。2.要做到依法治教,首先要知法懂法,不知法为何物是在学校管理中出现违法行为的首要原因。3.校纪是不是法律?答:校纪即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属于行为规范,但不是法律。①校纪一般只对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有约束力,对其它学校就无此约束力,其适用范围非常狭小,而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就大得多。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而校纪只是根据自己情况而制定的,二者的机构是不同的。③校纪不是法律,而且它不能与法律相抵触。4.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它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与之相违背,否则便不合法。5.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为实现学校的宗旨提供保障。6.依法治教的意义①依法治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②依法治教是确保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③依法治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的需要。总之,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教育法律体系为基础,依据法律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规范,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的手段。二、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有法可依:要求有权创制教育法的国家机关尽快据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强教育立法,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法律体系。2.要做到有法必依:首先要增强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其次是必须遵守教育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做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权利不得以损害别人的自由为代价,要严格履行义务,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一定要积极主动去做,要坚决执行教育法中的禁止性规定,即法律规定禁止做的或不准做的坚决不做。3.执法必严: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的执法活动都应坚持统一而贯的执法尺度。4.违法必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执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指司法机关要加大力度,加快审理案件,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其他法律执行机关也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追究。第二节教育法的本质一、教育法的特征。1.什么是教育法?答:教育法是一种教育行为规范,就是用来约束,规定和保障人们在教育活动中或参与教育活动时实施社会公认和许可的行为规则,表现为约定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行为),必须做哪些事情(必须行为)和禁止做哪些事情(禁止行为)。2.教育法的规范对象是人们的教育行为。3.教育法的特征:①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②教育法在调整教育关系方面具有普遍折约束力。③教育法具有强制性,教育法依据国家强制力来实施。4.教育关系:是基于人们的教育行为而在国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自然人以及教育系统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由于开展教育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二、教育法的作用:1.首先表现在确认和保障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上。2.教育法促进和保障教育平等(重点是强化教育普及,以教育法的形式保障公民的受教育地位平等和受教育的机会均等)3.通过教育法的实施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三、教育法的归属及表现形式:(一)法的部门与教育法的归属1.法律体系: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构成的一个有机的体系。2.法的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门。3.法律体系包括:实体法: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程序法。4.实体法只有借助程序法才能得到正确的实施,反过来,程序法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实体法的基础上,否则不能发挥作用。5.教育法属于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是行政法,把教育法归属于行政法部门,不否认教育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多样性。教育法在其内容上和实施过程中对其他部门法律具有很强折依赖性。(二)教育法的表现形式和效力。1.我国教育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②教育基本法律③教育单行法律④教育行政法规⑤部门规章⑥地方性教育法规⑦地方政府教育规章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宪法对教育性质、目的、任务、教育结构和教育制度,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进行了原则性和纲领性规定。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依据;其次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②教育基本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