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一、“互联网+”与教育(一)“互联网+”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二)“互联网+教育”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