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5培育我国矿山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的目的。人类的安全文化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工业革命前,可称为古代的安全文化,其特点是宿命论、被动型的;工业革命至本世纪80年代,可称为近代的安全文化,其特点是系统论、经验型的;从80年代后期,学术界正式提出安全文化概念以来,可称为现代的安全文化,其特点是本质化(人、物本质安全)、预防型的。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给安全文化下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了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由此看出,安全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思潮,着眼于由个人及其所组成的群体。安全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中每一个员工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行动方式,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从安全科学来说,安全文化应从外到里由功能不同、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其三要素,并相应地起着基础、载体和主导三种作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第一”思想,自我保护意识、端正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安全目标、安全素质、探索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这一层面的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旨在形成有利于确保安全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舆论、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我国安全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我国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首先安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安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安全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培育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先进文化。再者,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事,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也是人民群众实现其他利益的基础,离开生命和健康谈其他利益的实现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安全文化的精神源泉和指导思想。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总的来说,在矿山安全生产方面,我们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差距很大。以煤矿为例,美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0.303,波兰是0.23以下,印度是0.5以下,俄罗斯是0.7以下,南非是0.23。而我国,即使设备和条件都有一定基础的国有重点煤矿,目前百万吨死亡率也高达1.27~1.47。安全状况不好,不仅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损害我国的国际政治形象,有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矿山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山企业一般从事原材料的开采与加工。矿山在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其明显的特点,所以在矿山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政策扶持,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和最新技术成果培育和发展矿山安全文化。1、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开始走上法制轨道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一个“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正在形成。1992年11月7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xx年6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别是,《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对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也必将指导我国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2、传媒对安全生产越来越关注目前,安全生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舆论追踪的焦点之一。在安全生产上,几乎每一次大的事故,每一项重大举措的出台,都会引起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3、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受制于经济基础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客观上始终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企业良好的经济状况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了雄厚的物质条件,优秀的安全文化又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矿山多数远离大城市,以国有大型矿山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矿山城市,这些国有大型矿山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企业安全状况良好,企业安全文化正在形成。但是一些衰老矿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举步为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许多乡镇矿山企业则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