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湖北省西塞山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加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清偿顺序是()。A: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所欠税款,其他债务B:其他债务,所欠税款,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C:所欠税款,其他债务,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D: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其他债务,所欠税款答案:A2.孟德斯鸠曾说:“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这是一种典型的:A:心物平行论B:诡辩论C:相对论D:地理条件决定论答案:D3.外国独资的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方法是()。A: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方公司代理B: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经工商行政部门核准登记C:设立中方全权经营的子公司D:无法取得,只能建立无法人资格的办事处答案:B4.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创新驱动B:结构调整C:转型升级D:深化改革答案:D5.甲将一套邮票卖给乙,丙也想买,遂威胁甲。甲只好将该套邮票卖给丙。丙的行为违反的民法基本原则是()。A:等价有偿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平等原则答案:B6.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B: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C: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D: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答案:C7.下列行为中,张某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刘某在使用从张某的超市中买到的电热毯时,发生火灾,引起背部烧伤,经检验,张某销售的电热毯有严重的质量问题B:张某经营的化工厂致使附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C:朱某路过张某家时,被他家的狗严重咬伤D:身为某市人民警察的张某,在逮捕犯人时毁坏了李某饭店内的桌椅和餐具等答案:D8.王某遗失一个卡包,内装身份证和银行卡,为了尽快寻回,王某在电视台登出广告称:凡归还卡包者,愿付5000元作为报酬。数日后,见无人归还,王某去相关部门补办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一个月后,李某将捡到的卡包送还王某,并要求兑现5000元的报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送还的卡包失去了价值B:王某应当足额支付5000元报酬,因为其已经在电视上公开做出承诺C: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广告登出时间较长,已经自动失效D:王某可以降低标准支付报酬,因为丢失东西的价值明显低于5000元答案:B9.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都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A:“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B: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C: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D: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答案:B10.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B: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C: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D: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答案:B11.甲依照习俗给付乙10万元彩礼,后双方感情破裂,甲请求返还彩礼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的情况是()。A:甲给付彩礼后生活陷入严重困境,现双方已离婚B:甲与乙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C:甲的母亲患有重病需要医治,但乙不同意支付医药费D:甲与乙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未共同生活,现双方已离婚答案:C12.2012年1月1日,甲就自己的二手货车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2012年1月5日,甲将货车交予乙。2012年1月7日,乙将购车款交与甲。2012年1月10日,甲、乙到车辆管理部门就该车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乙取得该车所有权的时间是()。A:40918B:40913C:40915D:40909答案:B13.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A:不可抗力B:意外事件C:故意犯罪D:过失犯罪答案:D14.甲、乙、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