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市场分析1.市场背景世界原油质量将趋向于重质化、含硫化,据美国《世界炼油》杂志预测,世界原油平均APIO重度将由2000年32.5减小到2010年32.4、2015年32.3,平均含硫量将由2000年1.14%增大到2010年1.19%、2015年1.25%;西半球原油平均APIO重度相应从28.1减小到27.6、27.3,平均含硫量由1.33%增大到1.42%、1.43%;东半球原油平均APIO重度相应由34.0减小到34.0、33.8,平均含硫量由1.08%增大到1.12%、1.19%。波斯湾地区可向世界供应大量原油,但该地区生产的原油也在变重、含硫量也在增高。世界重质原油的生产量已由1990年524.4万桶/天增加到2000年730.6万桶/天,其中,加拿大由44.9万桶/天增加到83.9万桶/天;拉丁美洲由242.5万桶/天增加到379.9万桶/天,增量达137.4万桶/天;中东由166.2万桶/天增加到198.3万桶/天。中国稠油资源比较丰富,陆上稠油、沥青资源约占石油资源总量的20%,预测资源量198×108吨,其中最终可探明的地质资源量为79.5×108目前,已经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渤海湾盆地、南阳盆地、苏北盆江汉盆地、四川盆地、珠江口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等12个盆地中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这些稠油油田主要集中在辽区、胜利油区、克拉玛依油区及河南油区。最近几年在吐哈盆地、塔盆地也发现了深层稠油资源。中国目前已探明稠油地质储量20.6×108已动用地质储量13.59×108吨,剩余为动用地质储量7.01×108吨。我国的孤岛油田、新疆塔河油田也生产重质高硫原油,2001年产量约为240万吨,之后产量有较大增长。塔河外输的中质原油密度为0.91g/cm3,含硫1.68%,而且镍、钒、钠、钙含量很高,属含硫中间基原油。塔河外输的重质原油密度为0.97g/cm3,含硫为2.38%,镍、钒、钠、钙含量均很高,是典型的高含硫、高密度、高金属含量稠油。我国进口原油中含硫原油的比例逐年增加。据中国石油相关报道显示,中国石油2009年的重质原油进口量为1000万吨,进口的多数重质原油来自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含有大量重质和超重质原油资源)。此外,未来几年中国重质原油进口量可能会大幅上升。据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的统计,2009年中国石化炼油企业加工高硫、高酸劣质原油的比例达到49%,含硫、含酸以上原油的比例达到80%。而要从中获取更多符合环保要求的轻质油品,大力发展各类加氢工艺将成为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外重质原油供应量的增加以及国内重油产量的增加,我国重质原油的炼制工业将会得到较大发展。丝光沸石作为重油炼制过程中加氢、催化裂化、催化重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在重油炼制过程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2.市场供求关系2.1需求分析2.市场供给与需求目前市场对炼油催化剂的需求非常大,表1为世界炼油催化剂需求量的预测分析,表2为我国近5年炼油企业规模分析,,以此表征市场需求。,可以看出市场对催化剂的需求量非常大。表1世界炼油催化剂需求量及预测单位:百万美元项目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按催化剂类型加氢930950147017902500FOC810795105011901445烷基化155180235245265催化重整等185205275280340按地区北美970955130514151685西欧380365540585715亚太4104526488351190其他地区320358537650960根据中国石化建筑工程公司统计的相关数据,本公司对涉及到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炼油环节按照地区进行了市场分析和信息汇总,得到表2和图2。表2我国近五年炼油企业规模分析地区炼油厂总规模催化裂化(万吨/年)催化重整(万吨/年)加氢裂化(万吨/年)加氢精制(万吨/年)华北694110980350东北74015335625华东925303902330西北、华南、华中、西南26254451970880合计498460036754185总计:13444万吨/年我国炼油工业年消耗催化裂化催化剂100~120kt,催化裂化能力居世界第二位。催化剂行业的进步对促进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及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等都有极重要的作用,全球催化剂市场的需求变化也反映了这种发展趋势。国外原有5家炼油催化剂生产厂家,经过不断合并、兼并、联合,国内共有3家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厂家,分别属于中石油和中石化,3家催化剂厂势均力敌,分享国内催化剂市场份额。由于经济规模、产品收率,自动化程度、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外制造商有差距,因而催化剂制造成本较高。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