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安徽省休宁县整理《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王牌题库及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A:不得自行恢复B:经甲同意后恢复C:经乙同意后恢复D:自行恢复答案:A2.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名誉权B:姓名权C:财产权D:荣誉权答案:B3.刘某通过中介公司与马某签订了一份购房协议,约定刘某购买马某的房子,后刘某没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双方解除了买卖合同。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刘某不用向中介公司支付佣金,因为房屋买卖合同已经解除B:刘某不用向中介公司支付佣金,因为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生效C:刘某必须向中介公司支付佣金,因为房屋买卖合同已经签订D:刘某必须向中介公司支付佣金,因为房屋买卖合同已经履行答案:C4.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丙B:乙和丙C:乙D:甲答案:C5.甲将一套邮票卖给乙,丙也想买,遂威胁甲。甲只好将该套邮票卖给丙。丙的行为违反的民法基本原则是()。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自愿原则D:等价有偿原则答案:C6.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是指()。A:其客体智力活动是没有物质形态的B:知识产权是无形的C:其客体智力成果是没有物质形态的D:其客体智力创造过程是无形的答案:C7.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男女结婚的()。A:最高年龄B:实际年龄C:最低年龄D:最理想年龄答案:C8.某夜,群众举报张家有人在看黄碟,警察敲门人户后,直接进入张某夫妇的卧室,并没收了VCD和黄碟。关于本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财产权B: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名誉权C: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隐私权D: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住宅安全权答案:B9.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A:一种背诵古文的新方法B:一种水稻生产的新方法C:小麦新品种D:试验用小白鼠新品种答案:B10.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的合同是()。A:运输合同B:保管合同C:行纪合同D:融资租赁合同答案:B11.当前我国所推进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从制度上化解:A:“歧视性”问题B:“利益固化”问题C:“双轨制”矛盾D:“二元结构”矛盾答案:C12.老张与李某结婚时,老张的儿子小张20岁,李某的儿子小李10岁。小张在老张与李某结婚后就外出打工,靠工资养活自己,小张没有把自己的收入分给家里,而小李则依靠老张与李某的收入上学读书,且到年满21岁才出去工作。刚工作不久的小李突然死亡,关于小李的继承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张和李某均是小李的第一顺序继承人B:李某是小李的继承人C:小张是小李的第二顺序继承人D:老张是小李的继承人答案:C13.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A:乙B:租金应退还庚C:甲和乙D:甲答案:D14.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A:时效的中止B:改变法定时效期间的后果C:时效的中断D:时效的延长答案:C15.甲厂向乙公司去函表示:“我厂生产的‘彩虹’牌衬衣,质量上乘,全棉面料,每件50元,现有2000余件库存,如果贵公司需要,请与我厂联系,我厂一律送货上门。”乙公司回函:“我公司愿向贵厂订购‘彩虹’牌衬衣1000件,单价不变,但每件衬衣须附送一个黑色领结。”两周后,乙公司收到甲厂发来的1000件衬衣,但这批衬衣并没有附送领结,于是乙公司拒收,乙公司的拒收行为是否违约?()A:承诺部分生效,合同成立B:不违约C:部分违约D:违约答案:B16.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A:地震的次生灾害B:地震产生的原因C:地震的各种现象D:地震造成的危害答案:C17.魏晋南北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