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河南省祥符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通关秘籍题库(B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行为中,张某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刘某在使用从张某的超市中买到的电热毯时,发生火灾,引起背部烧伤,经检验,张某销售的电热毯有严重的质量问题B:张某经营的化工厂致使附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C:身为某市人民警察的张某,在逮捕犯人时毁坏了李某饭店内的桌椅和餐具等D:朱某路过张某家时,被他家的狗严重咬伤答案:C2.在清朝(),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A:光绪年间B:乾隆年间C:嘉庆年间D:康熙年间答案:A3.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A:李某将自己未成年儿子的压岁钱以儿子的名义存入银行的行为B:经销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卖出委托人委托出卖的钢材的行为C:公司董事长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D:传达室的张大爷将李某寄给董事长张某的信送给董事长的行为答案:A4.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丙的父亲丁已搬进该房屋内居住,房屋的所有人是()。A:乙B:丙C:甲D:丁答案:C5.小徐将10万元的定期存款单出质给小郭,借款8万元,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但小徐未按时交付存款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押合同生效,质权也生效B:质押合同成立,但未生效C:质押合同不成立D:质押合同生效,但质权未生效答案:D6.下列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有限责任公司B:某市消费者协会C:某大学D:某省委办公厅答案:D7.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王某驾驶机动车不小心撞坏了路边的垃圾桶B:小明从购物市场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C:林某与妻子在超市门口吵架,引发群众的围观D:某晚,张某偷窃了一辆自行车答案:B8.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是指()。A:其客体智力成果是没有物质形态的B:其客体智力活动是没有物质形态的C:其客体智力创造过程是无形的D:知识产权是无形的答案:A9.()是民法私法属性最根本的体现。A:主体的平等性B:权利与义务对等性C:等价有偿原则D:民事责任与民事行为答案:A10.习近平主席在阐述党和国家的重要问题或者是重要讲话上经常引用儒家、法家、墨家的经典语句,下列名言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②①B:③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②答案:B11.下列行为属于要约的是()。A:小明对小王说:“我打算卖掉祖母传下来的一对手镯。”B:患有严重精神病的贾某向王某声明家里有一台电视,并以500元的价格出售C:甲公司在某报纸上发布招标说明书D:甲在电视上做广告,出售一台二手洗衣机,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予最先支付现金的人。”答案:D12.收藏家金某向画家李某购买了一幅画,金某在对该画享有展览权的同时,还对该画享有()。A:物权B:改编权C:抗辩权D:出租权答案:D13.下列选项主人公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小李今年17周岁,自己在外打工,其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B:小王的外婆中风瘫痪在床,经常神志不清C:小刘已经30多岁了,但还是失业在家,整天游手好闲D:19岁的小张是大二学生,家里每月给他打生活费答案:B14.经常居住在中国的美国籍夫妇想收养一个中国籍儿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其为外国人,故不能收养中国籍儿童B:需亲自向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登记C:只需经美国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即可D:可以收养,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答案:D15.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46.3B:132.6C:114.4D:127.1答案:C16.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C: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D: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答案:A17.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大要素,按照我国的法律,下列关于民事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彼此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