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新闻节目风格演变及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变化摘要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最活跃、最生动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因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前台”位置,在大众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大众传播人际化、拟态化和人格化的特点和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影响力。主持风格不仅体现了节目、传媒的风貌和格调,也体现出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并且成为与受众交流的纽带,是受众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次提到新闻改革,播音员“说”的能力总是必不可缺要求其参与到采访的工作当中、要求其缩短备稿时间等等以迎接新闻直播的挑战,因为在现场直播中说好新闻是媒体追求的目标。但想实现新闻的从播到说需要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播音员自身完善,二、栏目给播音员的定位,三、媒体机构对播音员的培养和规划。关键词:新闻节目;风格演变;主持人;语言风格序论第一节研究目的和意义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最活跃、最生动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因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前台”位置,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词典》中的定义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直接面对受众,平等地进行传播的人。”可以看出,以主持人为主体的传播可视为是一种独特的大众传播,体现了大众传播人际化、拟态化和人格化的特点和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影响力。这种传播方式下,“主持人在提供信息、满足受众信息要求的同时,给予受众一种人情味和亲近感,造成一个人与人相交往、相交流的虚幻的传播环境,弥补了大众媒介传播所造成的受众的情感断流。”大众传播学理论和主持传播实践皆证明,主持人在大众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持风格不仅体现了媒体的风格、节目的风格和个人风格,并且成为与受众交流的纽带,是受众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整体把握,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节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风格的演进和创新为研究对象,从80年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产生,到90年代主持风格的形成,再到20世纪前后主持风格的融合创新,分析不同时期主持风格的演进;从新闻节目、综艺节目、谈话节目和社教节目主持风格等不同类型主持风格,以及不同个性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等多个维度,运用语言学、文艺学和美学的风格理论资源,结合中外电视节目主持实践、主持传播的发展历程,对电视节目主持风格予以系统探讨,从理论层面探讨主持风格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形成原因;从关系视角分析主持风格与主持人、节目类型和受众的关系,为主持人在节目中塑造有个性的风格提供理论指导;从传播史视角分析当代电视节目主持风格演进的特征、规律和动因,分析目前主持风格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主持风格的创新路径。第三节研究的基本问题从本文的结构而言,本研究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有以下五个:1、现象分析:1980年以来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风格是如何演进和创新的?有何特征?2、动因分析: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风格演进的动因是什么?3、批判审视: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理性审视作为精神产品的主持风格的本质和价值如何?4、趋势分析:目前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风格存在什么问题,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创新策略:电视节目主持风格演进和创新的现实路径是什么?主持人如何塑造自己的风格以满足时代和受众的需求?媒体如何通过塑造主持风格实现媒介品牌化传播,以提高传播效果?一、早期广播播音的时代风格延安陕北时期的播音风格:“爱憎分明、生动有力”1940年12月30日,在陕北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第一位播音员徐瑞章(播音名叫麦风)在广播里发出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一时期的广播播音主要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以及党的战略方针和军事原则,播出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以及党政军领导人讲话,此外还播出时事新闻、解放区消息、解放区介绍、评论、政策讲座、记录新闻、通讯、战斗故事和文艺节目等。这一时期,广播宣传对象明确,新闻报道真实具体,主要任务是配合军事斗争,从政治上分化瓦解敌军,在解放全中国的正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段时间播出的重要文件和广播稿有:《毛泽东同志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讲话》、《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伟大的国际劳动节》等,此外还播送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果的消息以及少量的文艺节目。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一开始播音,就以战士的身份、战斗的姿态出现,表现出鲜明的党性。和平建设时期的播音风格:规范清晰、朴实流畅和平建设时期,大批青年学生进入广播媒体,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在播音上保持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他们在抗美援朝、肃反、镇反、三反五反等运动中,对全国人民起到鼓舞、激励作用。1957年开始的和平建设时期至1966年文革前夕,广播事业尽管受到“左倾”路线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