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强调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标准编制的建议里,也强调了“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文将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个主题,从内涵、意义与设计三个方面探讨:第一,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第二,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第三,如何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本文的内容,首先是以课改为导向,即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理论引领;其次是问题导向,以广大一线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遇到的困惑为出发点;最后是实践导向,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基础,提供可供操作的路径、策略、方法等。01厘清概念——清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目前各所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例如,种植课程、灯笼课程、葫芦课程等,这些课程是新课程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吗?新课程提出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课程并列在一起,说明二者不是一个含义。“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则说明,这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更强调在学科内开展。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脱离学科而单独存在,应以学科内容,尤其是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为主干,应用和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任务、项目和问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吴教授特别强调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脱离学科而单独存在。老师们有必要先厘清几个概念。综合课程科目,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科技课程、科学课程、劳动课程、艺术课程等。种植课程、灯笼课程、葫芦课程,是各个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新课程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特别强调不能脱离学科而单独存在,要以1+X的方式呈现,1是本学科,X是其他学科。还有,在新课标颁布之前,有些学校就在做一些融合课程,比如围绕“桥”这个话题,语文课上写桥,美术课上画桥,音乐课上唱桥,劳动课上做桥......这些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吗?吴刚平教授提到,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任务、项目和问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上述课程,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只是一种拼盘式的组合,各个学科没有融合,依然独立存在。有老师可能还听过这样的课,围绕一个话题,语文老师先上20分钟,数学老师再上10分钟,然后美术老师上10分钟。这种“学科教师组团式讲授”的课程形式,也不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如果要以“桥”为主题设计一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怎样设计?一定要围绕一个核心的任务、项目或问题来展开。比如,我原来在育英学校任教,学校周围有一条河,从玉渊潭出发,一直流入颐和园的昆明湖,我们叫它昆玉河。如果我们这样设计:现在要在昆玉河上修一座桥,请大家来设计建桥方案。这就有了一个具体的任务和项目。为了设计建桥方案,各个学科自然而然就会融合。首先,既然是在昆玉河上建桥,肯定要用到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地理的相关知识;其次,桥要合理承重,肯定要运用物理知识;另外,要设计桥的造型,可能还要用到美术知识。这就是一种理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它是用一个具体的任务、项目把各个学科有机整合起来。02发现价值——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依然回到课程方案中来看。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特别强调“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在“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这部分,是这样描述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之所以要这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因为它能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强化协同育人的功能。比如,当下有一首特别火的歌叫《罗刹海市》,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首歌?对网民的评价又怎么看?首先,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不能像一些评价一样,简单地进行人身攻击。其次,要评价这首歌,也需要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等一些基本知识。这首歌还借鉴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罗刹海市》,因此也要对《聊斋志异》有所了解,这就把艺术和文学关联了起来。此外,这首歌的歌词还提到了一位西方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借此表达了哲学上的思考,因此,对这个哲学家也得有所了解。即使是对一首歌做出评价,都需要各个学科的综合化实施。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是对知识的分类和聚集,但生活并没有被划分为不同的学科,是整全和统一的。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几乎都不可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