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7/NUMPAGES7名师高考中考分析总结到今天,高考中考成绩已经全部出来了。总的分析是,高考学生分数大多数在预期之内。分三部分:一是对高考生的分析。二是对中考生的分析。三是对学习方法进行剖析,以指导今后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尽管像山东省xx中学吴xx、王xx、提分都在100分,陕西xx甜一年提分140分等等,还有江苏XX、湖南XX等等这些都不具备典型性。不在这里赘述。这里总结的是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学生和家长的做法。一、对典型的高考生分数总结如下:2、西安理科郑*哲。高于一本线70分。这是个在高三上半期期末还趴在一本线上10几分的孩子。郑妈妈很聪明地在春节期间对孩子进行了学习方法强化训练,导致孩子三月份排名从140多名猛增到73名.但是之后郑妈妈放松了对孩子的训练,导致郑*哲四月五月初排名下降到140~160多名。但是郑妈妈和我讨论后,决定不放弃孩子,仍然抓紧按照学习方法训练自己的孩子。郑*哲本次高考考出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绩。本来预期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上45分左右。二、对典型的中考生的进行总结如下:南京张*启,绵阳张*悦,衡阳吴*中考都在预料之中,即便是漯河潘*宁虽然进步很大但仍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也在预料中。下面的两个案例却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的,这对我们后面的学生和家长都有借鉴意义。①按照赵*州自己的分析,在一模上升到年级13名后,自信心陡然增加,同时骄傲也伴随而来,轻视了本次中考。②五一过后班主任回天津老家陪伴自己即将中考的孩子,临时换了一个科任老师代理班主任,代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比较松散,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不透,也是导致孩子中考失误的重要原因。③五一过后学校把有希望考进唐山一中的初三学生留在学校重点补习,只有周日中午回家下午返校,孩子午饭后补觉休息,醒来后很快就要返回学校。家长根本没机会用学习方法操作训练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④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能够稳定考进唐山一中,放松了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这是本次中考失误的主要原因。这种类同案例在我所辅导的家长中实在太多了!⑤我的学习方法操作步骤可能仍存在需要改进的细节。2、瓦房店初三学生吕*正,今天早晨5点分数刚刚下来,528/600分。虽然和唐山学生赵*洲分数几乎一样,但是各地的试题难度和评分标准不同,没有可比性。有一个可比较的就是,吕*正一个同班同学初中三年来一直比吕总分高4~6分。三年中吕的分数仅仅有两次略高于这个同学。但是本次中考,吕的这个同学分数是516.5分,比吕*正少了11.5分。虽然排名还未出来,但是从大连中考家长群里的消息可以确定的是,吕同学考试还是可以的。按照吕妈妈的估计是初中三年来考的最好的一次。XX店吕同学和XX赵同学之比较。根据我的判断,吕同学和唐山赵同学应该是处于同等成绩水平。这两位同学在中考前的行为和成绩对比对所有家长和孩子有借鉴意义。①接受感悟能力不同导致进步差异。吕同学是在春节期间开始进行学习方法训练的,当时的年级名次是46名,根据学校往年考入当地重点高中的人数为80人左右,吕同学处在“能考上重点高中之列”,但是名次不会好。赵同学是在3月16日开始学习方法训练的,当时处在年级43名,处在可否考上唐山一中的边缘。赵同学训练学习方法比吕同学晚一个半月时间。总体上看,两位同学水平相当。吕同学走读,妈妈对孩子学习特别用心。对孩子大量使用2+2答题法和三轮错题法。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吕同学的考试名次三月份上升到36名,四月份大连市一模又回落到61名,之后又恢复到40多名、35名;三轮错题法第二轮正确率仅仅在70%左右。②两种学习方法训练不同导致结果也不同。五一过后,吕同学的不进步问题很突出,我和吕同学妈妈反复思考分析孩子的问题,一是果断调整训练环节的细节,把错题一对一精讲提前到第二轮错题前面。经过几个回合,吕同学的第二轮错题正确率提升到80%以上,虽然仍不算理想,但是吕同学自我感觉“好像全部知识点贯通了”。而五一过后,唐山赵同学所在学校针对优秀学生群几乎不放假,在学校补课,其他学生照常放假。五月份二模考试,赵同学退步到38名。我要求赵同学爸爸周休日果断把孩子领回家按照学习方法训练。但是孩子有抵触,说“在家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家长没有再坚持。应该说,从五一到中考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方法训练处于失控状态。仅仅是在考试前两天才又进行了训练,但是考试前心底慌乱训练为时已晚。我认为这是赵同学中考失误的主要原因。反观大连瓦房店吕同学,因为成绩和排名进步不明显,没有丝毫骄傲情绪产生。而吕妈妈多少有点焦虑。但是临近中考,妈妈又顺利地把自己的焦虑心态调整到平和面对。加之吕妈妈无意中告诉我“儿子在使用2+2答题法时,第一轮对陌生的题目总有几秒钟犹豫后再往下做”。这样不能达到考场上的“答题酣畅淋漓效果”。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