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浅谈县级文化产业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近年来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从全国的形势来看,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去开拓、发展,有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的文化产业已初见成效。但是作为县级来说,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等诸方面的原因,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其发展文化产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如何做好文化产业。怎样才算是文化产业。目前尚无准确定论,更无成功的范例。在此笔者结合XX县区文化局的工作实践,对县级文化产业工作进行粗浅的探讨,或许对发展县级文化产业起到积极地作用。近年来,XX县区文化局处处事事从文化着眼,从文化入手,高度重视文化经济力的挖掘、利用,极力推进全市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与时俱进现代化,从而使文化产业已具相当规模。紧紧围绕文化发展这一主题,走出了一条政府政策扶持,自身初步形成从企业独立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的演化,围绕主业全面发展、文化产业不断膨胀的路子。在现今的具体生活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精神食粮。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作保障,单靠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不能满足文化工作需求的,这就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是一个地区完整的文化,也才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2002年以来,寿光文化局深刻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审时度势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发展的要求,“敢”字当头,大刀阔斧,果断决策,制定了XX县区近期文化发展的规划,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调子。首先打破文化市场中原有的保守格局,把文化市场的改革作为首吃“产业饭”的开端。通过认真清查电影公司,京剧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隶属单位的固定财产和可动资本,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单位的物资调配,统一单位人员调配,统一单位财务管理,统一对外宣传)。本着“集中财务,集约投入,重点突出,逐年实施”的方针,按照商业运作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到企业任职,企业单位人员可以到机关工作,实行活性流动,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在不改变单位性质、人员身份的前提下,没有大小单位之分,没有企业事业差别,系统内统一调配使用,这样有效地利用了资金,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使文化系统的人、财、物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自由散漫、各自为战、各行其是、思想分散、业务被动的保守局面,形成了全局“一盘棋”的大文化格局。第二,紧密配合城市美化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场所,拓展文化产业。通过多种形式挖掘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利用位于商业中心地段的影剧院广场招商,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一处占地3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城,创建了寿光历史上第一个地下商城。借“三城”创建,城市东移的契机,多方筹资5000余万元建起了全省乃至全国县级第一座全封闭万人剧场。其中文化超市达到了1000多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了多功能文化休闲厅、旱冰场、网吧、音像超市、歌舞厅、茶艺棋牌室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不仅为当地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而且为商业演出提供了理想的阵地,降低了演出成本,提高了经济收入,确保了京剧团、电影公司、文化馆等单位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经常化。第三,针对全市婚嫁服务公司散乱,服务内容少,活动场地小的状况,投资300万元,把闲置多年的城南电影院改造成为占地5000平方米的喜庆中心,成(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为全市第一家集餐饮、住宿、婚嫁等一条龙服务的大型专业化婚庆中心。在文化系统内有歌舞、司仪、乐器演奏等特长的人才提供了发挥专长的场所的同时,增加了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上打响了文化品牌。第四,发挥文化部门中书、画专业人才优势,拓展创意文化服务项目,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字画装裱、设计的需要。成立了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在原来19处乡镇、街道已有文化站的基础上,增设了多个文化传播代理处,发展文化代理人100名,保障了文化产业的有效运营。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利用闲置文化设施,盘活了文化资源,带动了一批文化项目,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优势。经过两年的探索,组建了寿光大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集团作战的方式将文化经营单位全部纳入其中,形成了集群发展的文化链。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可贵经验。但就目前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还仅是在起步阶段。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结合部分地区工作实践,发现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们的思想观念明显存在误区。发展文化产业,人们往往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没有商品属性,因而忽视了文化的经济效益,只重视社会效益,做不到两者兼顾和共容。往往注重了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不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