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区县司法工作意见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我区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港城建设继续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今年要理清思路,与时俱进,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各项职能,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政法机关的神圣使命,司法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十项机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例会制度、巡回调解制度,以及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机制,重点是围绕民生问题,围绕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加强与有关行政和执法部门协调力度,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联调联动机制,整合社会调解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全社会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能力,实现“四下降、二提高、一不出现”的目标,即民转刑案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逐年下降,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成功率逐年提高,不出现恶性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有效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好群体性、重大、疑难等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案件。各司法所要在抓好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基础上,于国庆期间组织开展一次全区性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年内全区对排查出来的民间纠纷调解率要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全区实现“四无”村居、社区达70%以上。区局将配合市局对各司法所落实化解矛盾纠纷“十项机制”的情况及其成效进行一次督查。2、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我区定为试点单位,基层各司法所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做到组织机构到位、意见方案到位、人员力量到位、调查摸底到位、管理教育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确保我区试点顺利开展、取得实效。逐步扩大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规模,并加强管理和教育矫治,同时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成效的宣传。3、落实帮教安置措施。组织好年度刑释解教人员的集中排查活动,进一步摸清底数,特别是摸清严重暴力犯罪刑释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去向,防止脱管漏管。把思想帮教、职业技能培训和落实扶助措施结合起来;主动与民政部门协调,争取实现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纳入低保范围;主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或创业。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帮教安置工作,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4、加大司法所和调解组织建设力度。注重加强我区司法所组织建设,年内力争全区每个司法所配备工作人员达3人。切实有效解决司法所长和司法助理员长期在村居挂职的问题,以确保专编专用,不留虚位。进一步配好配强司法所所长,年内力争全区50%的司法所配备副科级所长。落实好财政部、司法部下发的《关于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区级司法行政机关经费保障机制,将基层业务经费和司法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司法所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加强司法所设施建设,争取增加中央财政补助专款,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实施,基本完成全区乡镇(街道)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年内争取有五分之一的司法所完成建设任务,每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基本达到150-250平方米。年内区局要挤出一定的经费,支持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司法所各项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形成权责明确、严密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司法所业务建设,分级分批组织司法助理员特别是新任司法所长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司法所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注重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积极参加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好地当好基层政府的法律参谋和助手,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同时,全面完成“十百千万”人民调解示范活动任务,扎实推进人民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全区调委会达到规范化要求。参加全市“十佳司法所”、“十佳调委会”评选活动,全面推进司法所和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5、深化“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平安创建责任制度、例会制度、督查反馈制度、考评验收制度。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敏感时期,认真开展防火、防盗、防事故、防机要与信息网络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