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哲学总论第一章一节哲学的概念第一章一节哲学的概念第一章一节哲学的概念第一章一节哲学的概念第一章一节哲学的概念第一章一节哲学的概念第一章二节哲学的问题第一章四节哲学的价值第一章四节哲学的价值第一章四节哲学的价值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哲学引论》课程第二章辅导导学教师黄玉桂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本章概述:本章是对中西哲学发展历程的叙述和探讨。第一节叙述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实学。第二节叙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第三节介绍中西哲学的碰撞和交流。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一、先秦哲学1、《周易》及其思想:主要哲学思想是“太极生成论”2、孔子与儒家: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学”3、老庄和道家: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4、墨翟与墨家:墨家哲学的核心是“兼爱非命”5、韩非与法家:认识论的“参验论”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思考:儒家哲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48儒家哲学是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以“孝”释“仁”以“礼”释“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君子人格”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二、汉唐哲学1、两汉经学:核心问题是“天人关系”2、魏晋玄学:核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3、道教的兴起4、隋唐佛学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思考:隋唐时期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隋唐时期对中国哲学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主要有:法相宗:创始人玄奘,代表作《成唯识论》华严宗:创始人法藏,代表作《华严经探玄记》等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代表作《坛经》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三、宋明理学主要形态:道学、心学、气学三大流派思考: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P57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第二章一节中国哲学四、清代实学主要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羲之、颜元等主要观点:在自然观方面,以“气”为存在之根基,进而确立了较明确的主客体理念,强调实践力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反对君主“私天下”,以“复古”为形式,主张开新以实行民主民本政治。在人性论中,以“血气心知”规定人性,推崇先秦儒学倡导的大同、平等、自由、仁爱的伦理道德精神。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一、古希腊哲学自然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即一和多、变与不变。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助产术”柏拉图:“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是者”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思考: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内容:P64—651、“理念论”。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感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理念”或者“型相”的世界。这两个世界,一个属于现象世界,一个属于理念世界,前者是可以感觉的,后者却只能思想到。2、“灵魂回忆说”。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是相互隔离的,即灵魂属于理念世界,肉体属于现象世界。人类的知识乃为灵魂生前早已熟悉而后来却被忘记的那些理念的回忆。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二、中世纪哲学经院哲学的特征:P67讨论的问题: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P67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而存在。实在论:认为普遍的东西有实在性,普遍先于个别而存在。争论的核心: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思考:托马斯哲学思想的内容:P68—69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的体系。其哲学思想主要有:哲学和神学;上帝存在的证明;实体学说;感觉认识论;共相理论。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三、近代哲学第一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自然哲学第二期:经验论唯理论第三期德国古典哲学:康德的认识论体系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思考: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区别P71经验论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知识只是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验的玄学问题,重视感觉中个别的东西,重视统一性,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名论。唯理论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觉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重视玄学问题的研究,重视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视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实在论。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四、现代哲学科学主义思潮: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第三节中西哲学的交流与碰撞(略)第二章二节西方哲学史略思考;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